2023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基于自己在交通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扎实调研,准备了《关于我国加快实施轨道交通现代化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钟章队建议,针对超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多高铁车站、多机场间高效换乘需求,探索发展郊区市域铁路环线。充分利用郊区高铁站,形成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的有效衔接,缓解终到站压力,满足大型远郊住宅区、卫星城、商圈等生活、通勤、上学客流需求。
钟章队对《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型城市应建立放射状的轨道交通网,环线的作用是将放射状网络衔接起来。“当前我们的超特大城市缺乏环城铁路,导致乘客出行换乘多、走回头路多。比如,乘客从天津到位于北京北六环的顺义区办事,需要先坐高铁进入到位于北京三环内的北京南站,再换乘地铁到顺义。未来,如果六环周围有一条市域环城铁路,让乘客在东六环黄村换乘,通过环城铁路直达顺义,将有利于减少市中心的拥堵,并为乘客节省出行成本。”
近年来,国家层面也在积极推进市域铁路建设。2020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发展市域(郊)铁路,对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扩大有效投资等具有一举多得之效。《通知》强调,充分利用既有资源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财力有支撑、客流有基础、发展有需求的地区规划建设都市圈市域(郊)铁路。
钟章队表示,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发展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同轨道交通模式的技术标准、技术装备不一致,特别是市域铁路标准不一,团标多且差异大;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多元、政出多门、协调困难,特别是枢纽地区不同模式轨道交通网络互联互通困难;数字平台落后,轨道交通专用5G频率迟迟未批,缺乏轨道交通新基建和数字铁路的顶层设计,开放程度不够,沟通不畅,难以开展一体化综合运输服务,难以满足轨道交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钟章队在《提案》中提出,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出台5G频率应用政策,构建统一制式、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专用5G移动通信网络,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四网融合”奠定基础,破除条块和部门信息壁垒,形成车地大容量低时延信息传输通道。
“现在我们的干线铁路与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地铁各自成网。比如,从南京鼓楼到上海浦东,需多次换乘,首先要乘坐地铁到南京站,再坐高铁从南京站到上海虹桥站,再转乘地铁到浦东。”钟章队对记者表示,如果可以实现“车网融合”,即各种轨道交通方式的车可以在彼此路网互跑,让乘客从鼓楼直接坐车到浦东,无须换车,将极大地节约出行成本。建立统一的轨道交通专用5G,是目前中国现实“车网融合”最好的方式。
钟章队认为,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的顶层分类设计,以高质量供给满足全国不同的需求。他建议有关部门做好轨道交通新基建、数字铁路、数字平台的顶层设计,大力发展5G/5G-R、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技术,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的制定与应用,促进电务、工务、供电等传统基础设施的转型升级,构建感知、信息与能源融合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铁路再提质。
广州地铁地铁线网总客运量为2471.5万人次 广州轨道交通共运客2527.4万人次。其中,地铁线网总客运量为2471.5万人次,两条有轨电车运送乘客5.28万人次,四条城际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50.65万人次。 上海地铁运送2326.7万人次,市域机场线创单日客流新高 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累计运送乘客约2326.7万人次,日均客流达到775.57万人次,环比增幅较突出的车站主要集中在商圈景点和交通枢纽门户站点。 此外,上海市域机场线开通也迎来首个清明大客流考验,4月3日客流达到5.02万人次,创开通运营后新高。 成都地铁线网累计客运量超1629万人次 假期三天,成都地铁线网累计客运量超1629万人次日均客运量超543万人次8号线、18号线、19号线等线路持续领跑客流增幅榜 重庆轨道交通清明节客运量1385万人次 重庆轨道交通客运量达到1385万人次,同比增涨11.2%,充分展现了市民和游客选择重庆轨道交通出行的巨大热情。 其中,按客流量大小排列,前五条线路依次为3号线、6号线、1号线、环线、2号线,客运量分别为228万人次、225万人次、213万人次、187万人次、130万人次。 南京地铁单日客运量突破400万大关 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