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召开《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提升的设计标准》初期成果汇报会,多位行业专家及集团建设分公司、运管中心、运营一分公司、运营二分公司、广州地铁设计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等参编人员参会。会议一致认为编制成果蕴含全寿命周期理念,内容丰富翔实,富有创新特性,展现了安全、绿色、智慧、人文、高效、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契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能够指导各条新线建设,值得推广应用。
《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提升的设计标准》是苏州轨道交通迎接党的二十大,践行“十四五”规划,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具体举措。标准编制旨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工程建设运维全过程,运用全寿命周期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专项和整体优化,从全寿命周期使用最优、经济性最佳的角度进行科学设计,以场景化专题方式对国家及行业标准进行了与运营操作适配的细化。
设计标准编制组从“面向乘客服务、面向运营管理、面向建设管理”三方面制定了二十余项初期成果,包括:公共区乘客服务设备设施设计及布置标准,乘客安全疏散设备设施设计标准,公共区空气品质、噪声防治目标体系标准,色彩规划标准,车站管理用房标准等。
标准编制由设计院、建设方、运营方共同组成标准编制专项小组,集中办公耗时半年,充分听取运营工作人员及乘客等多方需求,体现了设计、建设、运营、乘客互动的融合特色。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