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午,海宁市海昌街道城东花园小区门口,陈大爷打开手机小程序,确认好上下车地点后,一键呼叫,不到3分钟,一辆贴有“潮出租”醒目标识的小轿车就停靠在了约定地点。
掏出公交卡,陈大爷在“潮出租”的公交刷卡机上完成了刷卡,享受了老年公交免票政策。“以前出租车起步价就要8元,坐公交要走一段路,现在刷公交卡就能‘打车’,我去2公里外的社区卫生院配药方便多了。”坐上“潮出租”,陈大爷就夸了起来。
如今在海宁,刷公交卡“打的”已成为现实。“一方面,乘坐公交仍存在‘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困扰,而‘打的’价格又较高;另一方面,巡游出租车高峰期外常常面临空载情况。”海宁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1月,海宁推出“潮出租”公共出行方式,整合传统公交和出租车企业的运力资源,打破各自运营壁垒,在固定试点区域内,巡游出租车可按需切换成公交模式,既能满足市民普惠便捷出行的需求,又能让巡游出租车闲时增加客源。
“目前,‘潮出租’公共出行方式在海昌街道区域内试运行,这片区域群众出行比较分散,用传统公交服务方式较为低效。”海宁市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公交管理科科长钱林华说。市民可以通过小程序、公交站台上二维码扫码等途径预约下单。针对智能手机操作不便的老年乘客,还可以拨打服务热线,实现“电话约车”。在试运营阶段,海宁共投入21辆巡游出租车,所有乘客只需支付“两元一票制”的公交普惠票价+1分钱约车费,试运营结束后约车费将调整至2元/次。
“潮出租”背后还有一个“智慧大脑”。走进海宁市公交公司,交通数据平台正在不停收集分析车辆运行轨迹、客流量、订单数等数据。“我们通过大数据动态算法,将公交与巡游出租车运力深度融合,忙闲时段精准调配。”钱林华说,在老年乘客集中区域,平台按需生成“定制公交”路线,多人拼单出行;当监测到零散出行需求时,则智能调度出租车进行接驳,提升响应时效。
方便的不仅是乘客,“的哥”也得了实惠。首批参与“潮出租”的司机张茂仁在海宁跑了多年出租车,以前过了早晚高峰期,可能半个多小时都接不到一单,“现在通过系统智能调度,我每天可以多5个预约单,单车月收入不减反增。”截至今年3月4日,“潮出租”累计完成响应式公交订单7269单,累计有8807人次乘坐。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