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新能源>正文

5万亿元、1.3亿吨……记者沉浸式体验这个“未来”能源

分享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

氢能作为能源创新的重要方向,在我国实现碳中和过程中,尤其是工业领域,更是深度减排的“攻坚利器”。10月18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组织记者走进北京大兴区国际氢能示范区,探访这个以“氢”为主角的高端产业代表园区,沉浸式氢能展厅、加氢站、氢燃料电池专用SUV、新氢动力系统叉车,吸引记者们驻足留影。在这里,中国工业报记者体验“氢能”高科技产品,感受“氢能”为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氢能利用技术发展成熟,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压力的持续增大,氢能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氢能已经纳入我国能源战略,成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选择。

“十四五”规划提到,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发展核电,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序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海上风电布局建设,加快储能、氢能发展。同时,自2016年以来,国家机构加速推出氢能源相关政策,并且政策指出要加速发展氢能源产业。

2021年4月

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指出,在碳达峰背景下,我国氢气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5%,可再生氢产量约为500万吨,部署电解槽装机约80GW。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20%。其中,工业领域用氢占比仍然最大,约为7794万吨,占氢总需求量60%;交通运输领域用氢约4051万吨,建筑领域用氢约585万吨,发电与电网平衡用氢约600万吨。

2021年10月29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生态环境部等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提出,通过绿氢炼化、氢能冶金等手段加快燃料原材料的清洁替代和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示范。

2022年3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氢能做了15年长远规划,制定了三个五年维度的发展目标。

此外,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氢能产业扶持政策,氢能产业的版图持续扩展。据统计,广东、北京、河南、浙江、陕西等20余个省(区、市)相继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政策。

北京大兴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娟娟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2020年大兴区就开始超前谋划,将氢能产业作为未来重点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北京大兴区国际氢能示范区于2020年8月启动建设,同年9月在中国服贸会上正式揭牌。2020年12月,大兴区在京津冀地区率先印发首个氢能专项支持政策《大兴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暂行办法》,内容涉及项目落地、科研投入、应用场景建设等多方面,全力支持企业集聚发展。

任娟娟表示,目前,大兴区氢能产业生态愈发活跃,已集聚氢能企业、科研机构、检测机构、产业联盟、运力平台等各类主体,作为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牵头城市,将带领周边城市共同发展,为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寻求深度“脱碳”战略,氢能越来越受到关注。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减少6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2.5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在全球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可达到18%,成为全球能源结构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氢气产量逐渐增长,2021年氢气产量约3342万吨,较2020年增长33.68%。

《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蓝皮书》提到,到2030年,氢能产业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0亿元;加氢站数量达到1000座,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200万辆,高压氢气长输管道建设里程达到3000km,氢能产业基础设施技术标准体系完善程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氢能与燃料电池检验检测技术发展及服务平台建设可有效支撑氢能产业发展。

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测,2020年以后中国氢能需求将持续增加。2026-2035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到2060年,中国氢能年需求将超过1.3亿吨。

业界人士表示,氢能具有来源丰富、应用广泛、燃烧热值高、清洁绿色等特点,其燃烧热值远高于其他燃料,其燃烧产物只有水,是目前最有潜力替代传统化石资源的“未来”能源之一。

积极推进氢能科技研发应用

沉浸式氢能展厅、全球日加氢量最大的加氢站、涉氢公共测试平台、氢能产业孵化器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和应用场景,共同构成“氢能综合创新生态圈”。产业园区在建成仅半年内,吸引行业“领头羊”等139家企业注册落地。

中国工业报记者探访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发现,园区最亮眼的“名片”,要数全球日加氢量最大的加氢站。据了解,在今年冬奥会期间,海珀尔加氢站承担了部分冬奥会闭环外观赛运力氢燃料电池客车氢源保障工作。加氢站共有8台加氢机、16把加氢枪,日加氢量可达4.8吨,每天大约有上百辆氢能车来此加氢。正是因为它的存在,很多氢能上下游企业被吸引过来,在此投资建设起一座座“高精尖”研发制造中心。

园区北侧的银色厂房,是中国氢能“第一股”亿华通。在年产3000台氢能发动机的生产线上,仅有8位工人,负责精密零件的组装。据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副部长鲍建鹏介绍,十年来,亿华通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动产品迭代更新,2021年,推出自主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G80Pro、G120、G20+,填补了国内燃料电池技术应用空白领域,实现应用场景全覆盖。

“目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在中国主要应用于商用车。比如,公交车、旅游大巴、重型卡车(渣土车、牵引车)、物流冷链车等,国内有30多个城市都在做示范。”鲍建鹏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

走进园区内的另一家国内氢能发动机研发制造“头部企业”北京稳力,多款燃料电池核心技术产品介绍展板整齐摆放在车间两侧。北京稳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左琳琳介绍,目前,北京稳力已形成以“燃料电池系统开发技术服务”“燃料电池空气系统及氢气系统设计与开发”“光制储氢及应用一体化”为核心的业务模式,致力于成为光制储氢及应用一体化高端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空压机和燃料电池系统产品领导品牌。

“近年来,北京稳力以科技创新蓄力深耕氢能源与燃料电池领域,赋能科研创新与产业成果落地,打造了一系列输出性能更强、可靠性更高、适配性更灵活的燃料电池产品及其核心零部件,为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夯实基础,不仅应用于商用车和工程机械车辆领域,还拓展应用至移动电源、分布式发电站等非车用领域。”左琳琳表示。

走进科威尔(北京)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氢能与燃料电池实验室,中国工业报记者被实验室里的专业设备所吸引,科威尔(北京)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师彭江生介绍,实验室是科威尔自主规划的一个涉氢实验室,旨在服务于园区企业做公共测试,同时服务于氢能产业链上的客户,提供第三方检测验证服务的平台。

据了解,亿华通、北京稳力生产线上组装好的发动机,在园区内就可以测试。加氢站的氢气,通过管道能直接输送到面积1500平方米的涉氢测试中心。这里的公共测试区可为京津冀地区的氢能企业提供专业、快速、便捷、高效的测试服务。

在谈及氢能产业为何能落户大兴区时,任娟娟表示,随着北京城市规划的逐步推进,北京大兴区逐渐成为坐拥新机场、毗邻副中心、连通雄安新区、辐射京津冀的重要区域,外加当地产业空间资源丰富,为发展氢能产业提供了过硬的条件。

任娟娟介绍,在产业生态方面,大兴区从专项政策、产业联盟、专项基金,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等各方面,为氢能产业发展打造完整的生态链。下一步,大兴区将立足于践行“双碳”目标的使命,打造开放、创新、自主的产业生态,聚焦技术创新、生态发展和示范应用,打造世界级的氢能应用样板间,核心技术攻坚的主阵地,产业高效协同的应用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示范区。

任娟娟表示,“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此,我们也备受鼓舞,氢能也要在科技创新方面作为第一动力来更好地促进氢能技术迭代创新和产业发展。”

编辑:敬之

行业数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