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新能源,新闻>正文

《西安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 年)(征求意见稿)》发布

分享到:

 

《西安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 年)(征求意见稿)》发布(图1)

发展定位

1、全国氢能科创之都。以西安 ” 双中心 ” 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作用,依托西安丰富的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聚焦氢能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构建 ” 政产学研金服用 ” 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在制氢、储氢、运氢、用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产业化项目,聚力打造全国氢能科创之都。

2、全国氢能装备及燃料电池产业集聚高地。依托隆基氢能、华秦新能源、西部材料、德创未来等企业和科研院所,大力发展氢能装备、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研发与制造,引育国内外优质企业,加快形成本地自主研发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着力推动 ” 西安制造 ” 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为全国提供先进氢能装备和燃料电池,打造成为全国氢能高端装备及燃料电池产业集聚高地。

发展目标

2023-2025 年为产业培育阶段。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实施一批核心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一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一批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骨干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氢能的示范应用稳步推进,安全高效的氢气供应网络不断完善,氢能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出台技术攻关、示范推广、安全监管等支持政策措施,初步形成陕西两条城际氢能廊道枢纽、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氢能装备研发制造中心和以西安为代表的关中氢能消费中心基本格局。氢能相关企业总数超过 50 家,力争产值突破 100 亿元。

2026-2030 年为产业发展阶段。建成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链,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关键技术,集聚一批氢能高端装备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取得突出成绩,氢能在工业、分布式发电、民用等领域实现小规模示范应用,氢能基础设施基本满足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有力支撑 ” 碳达峰 ” 目标实现。氢能相关企业总数超过 150 家,培育氢能装备制造链主企业 2-3 家,力争产值突破 300 亿元。

2031-2035 年为产业成熟阶段。氢能研发、制造和配套服务体系健全完备,全国氢能科创之都、全国氢能高端装备产业集聚高地基本建成,掌握一批国际领先的关键技术,拥有氢能装备自主设计和规模化生产能力,氢燃料电池汽车基本应用大规模,氢能在工业、分布式发电、民用等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氢能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进一步完善。氢能相关企业总数超过 500 家,力争产值突破 1000 亿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构建绿色稳定的氢源供应网。短期重点推进 ” 外引氢源 “,从咸阳、渭南、榆林等富氢区域引进氢气,构建 ” 外部供应、西安消费 ” 的发展格局,确保氢源充足、稳定。积极争取国家及陕西省支持,在满足安全条件下,探索推进制氢加氢一体站、分布式制氢与应用一体化、非化工园区电解水制氢等发展,降低氢能外部依赖度。长远布局本地绿氢制备,稳步推进在有条件的区域布局绿电制氢、生物质制氢、光解水制氢等,积极通过技术进步逐步降低绿电制氢成本,建立以绿氢为主的氢气供应体系。

2、构建内外畅通的氢能储运网。重点发展高压气态储氢和长管拖车输氢,逐步向低温液态、固态、氨氢转化等多相态发展,提升氢能储运能力。结合西安未来公路网和氢能产业布局方向,坚持以点连线、由线到网的发展思路,逐步形成由绕城高速、西咸北环线高速及多条城市公路组成的 ” 两环 N 线 ” 的西安内部氢能储运网,联通氢能供应端与需求端。以包茂高速、西延高速、连霍高速为重点,构建西安外部氢能储运网,重点连接榆林、延安、渭南、韩城等地区,长远推进向省外区域延伸,扩大储运网覆盖范围。长远布局氢气运输管道网,探索推进天然气掺氢管道、纯氢运输管道、长距离运输管道等工程研究与规划。

3、构建分布合理的加氢设施网。聚焦中长期发展需要,适当超前布局加氢站,重点建设气态加氢站,长远布局液氢加氢站。加快西咸氢能综合示范站、陕通股份加氢 /LNG/ 充电合建站、西咸新区长庆加氢示范站项目等项目建设,支撑氢能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混合建站发展模式,支持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气站、甲醇站改扩建加氢设施,鼓励新建油、气站同步建设加氢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公交场站、产业园区、物流基地等区域配套自用或商用加氢站,满足用氢需求。全力做好加氢站选址工作,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紧密结合车辆热点运行区域、车辆增长变化等,统筹考虑氢源供应距离、交通便利程度、车辆加氢成本、周边加氢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全市加氢站分布,确保有氢可加、加氢便利。在包茂高速西安至榆林段、京昆高速西安至韩城段等现有服务区,适时启动加氢站建设。

特别推荐:    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展现场参观报名

编辑:敬之

行业数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