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一条颇为耸人听闻的消息忽然发酵:德国撤销2035碳中和气候目标。这是真的吗?
消息属于以讹传讹的成分居多
这条消息的源头是路透社7月5日《Draft law shows Germany plans to revise key emissions target for energy sector》。
可以看到,是路透社在上看到一份法案草稿,上面显示说,德国执政联盟将修改一个气候变化关键目标,以达到2035年能源产业碳中和。将要投票的草案撤回了2035年能源产业碳中和的目标,转而设立了在燃煤电厂彻底退出后的目标。而草案没有给出目标达成的具体时间。
也就是说,德国会放弃2035年能源系统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更准确地说就是要放弃“2035年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绿电”。
而德国的碳中和目标是在2045年实现碳中和,而且这份消息所提到的法案草稿中也没有提及。这个目标德国并未放弃。
2021年10月,默克尔离开政治舞台后,“红绿灯联盟”上台。正是在这一时期提出了“2035年实现100%绿电”这一目标,因为“红绿灯”中的绿党对绿电的狂热和激进使德国将这一目标写入“复活节一揽子计划”。
虽然目前俄乌战争给欧洲带来的能源困境会容易让人认为欧洲将放弃气候目标,毕竟欧洲甚至有煤炭卷土重来,连木柴都轮番而上的传闻,但事实上,在7月7日,“复活节一揽子计划”已经得到议会通过,里边规定了远比默克尔政府时期更为激进的环保目标,比如风电和光伏规模翻番。只是“2035年实现100%绿电”这一条确实是没有出现。
氢能依旧是重要气候目标实现路径
6月28日,位于柏林的智库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发布了一份有关中国氢能的报告,报告中对中国氢能政策、工业布局和实力、技术发展和产能等内容进行了汇总分析,国际能源网/氢能汇(微信公众号:2005-h2)汇总了该报告的部分重要观点,可以看到,德国,乃至欧洲,对于氢能作为实现气候目标的重要路径依旧十分关注,并不是十分甘心欧洲在绿氢工业上被中国所赶超:
中国将氢能源是为“前沿科技”,而且认为这将使得中国在这方面成为技术引领者。中国对氢能源的政策在短期来看,首先是希望氢成为常规工业的一部分,其次才是减碳效果。
中国致力于在下一个十年快速扩张绿氢工业。政府强制脱碳,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对氢产生了越来越的需求,同时也急速发展了有关研发和商业投资项目。
地方性政策中所反映出的目标已经远远超过国家目标,这为绿氢工业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政府在绿氢方面的推动力非常明显,不仅具有强烈的政策导向特征,而且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对启动市场和技术研发有强大的推动。国有企业和公共研发中心在绿氢技术研发上狂奔,都非常希望能迅速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产业市场和规模。
私营企业也被那些对未来低碳氢能源需求的乐观预测所激发,在绿氢装备产量的扩张上提升了速度。
欧洲在绿氢方面的领袖地位已经受到挑战,当中国在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深化之时,欧洲人的强势地位开始收缩。中国企业生产的电解槽已经占据世界市场的三分之一,而且中国的绿氢设备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强。
尽管经过了研发之后的中国绿氢技术已经得到大规模提升,但是目前在技术层面,中国依旧排在欧洲、美国、日本之后。工作专家们预计,需要经过至少五年时间的紧追慢赶,中国国内绿氢工业技术才能赶到世界前列。
欧洲的公司们认为中国的绿氢企业不仅是很好的研发伙伴,同时也是投资合作伙伴。对欧洲来说,中国绿氢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要远超过它对欧洲带来的不利影响。
国际客车展获悉,11月5日,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10月份产销数据快报。快报显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车实现销售3221辆,同比增长43.22%。其中,大型车1321辆,同比增长10.82%;中型车1461辆,同比增长 84.94%;轻型车439辆,同比增长64.42%。 宇通客车作为国内客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以来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和推广,宇通客车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加大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和生产力度,为宇通客车的销售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国家对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断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运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也为宇通客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特别推荐:上海国际客车展参观报名 上海国际客车展展位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