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等9部门和单位共同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政策支持。本期策划聚焦公交企业面对经营之困,主动采取的各项运营举措,并邀请专家针对《意见》提出的方向给出具体建议。
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公交车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车辆采购和维护、燃料费用、驾驶员工资和保险等方面。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一辆标准的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购买成本往往不低于百万元。同时公交车的维护和保养也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包括定期保养、零部件更换和车辆维修等费用。
城市交通拥堵、燃料价格上涨、维修成本增加以及人员管理等问题都会增加公交车的运营成本。
不少公交企业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成本一直是公交公司的主要成本支出,同时也是无法节省的支出。人员和车辆是公交企业的运营之本,可车辆越多,人工成本和燃料成本就越高,目前正面临车辆多客流少的情况。“三年疫情造成的客流大幅下降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就更加凸显维持人工车辆等开支的压力。”一位公交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还有企业表示,互联网高速发展让市民的消费与出行行为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很多短途的出门采购需求可以被网购或即时配送所满足。
由于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鲜明的公益属性,采取政府指导下的低票价政策,地方财政应当给予公交企业补贴补偿。然而近年来地方财政同样面临压力,让公交企业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
提高公交可靠性与可及性是关键10月10日,江西鹰潭试运行了健康医疗专线,直达医院门诊部,受到乘客的一致好评。近年来,多地公交企业推出定制公交、微循环公交、通学公交,提升公交的便捷性和可及性,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吸引并留住乘客。
湖北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城市公共客运管理处处长蔡少渠提出:“目前有少部分城市允许公交车开进医院和校园,这大大提升了公交可及性。政府和相关单位如果能够给公交更多的空间和便利,也将有助于公交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吸引客流。”
此外,地面公交也有非常多不可替代的优点和特性需要被发掘宣传。许多习惯乘坐公交车出行的乘客表示,相较于乘坐地铁,乘坐地面公交会感觉车内空间宽敞,通风更好,有座位的可能性也更高。不仅如此,一些乘客提出乘坐公交车更利于观赏城市景观,如果去外地旅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坐公交会更惬意。蔡少渠对此观点表示赞同,他说:“地面公交在这方面的优势是轨道交通难以替代的,企业在宣传和经营时,也要发掘这部分特性,满足多种出行需求。”
程世东也建议,地面公交在接入导航平台或MaaS平台时要突出自身优势。平台在平等对待各种交通方式的前提下,尽量为用户的多种出行需求考虑,如少步行、少换乘、优选地面公交、景色好等一系列需求,提供更精细化的出行方案,可以将公交的优势体现的更加明显。
宜昌通过发展BRT来提升公交可靠性。
多场景服务拓展增收渠道此次《意见》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健康可持续”,明确了五方面共15项政策举措,给不少公交企业开展多元化服务提供了信心。
为提高收入,很多公交企业开展跨界经营,从“火锅巴士”、婚车巴士、公交便民驿站……越来越多的公交企业在尝试多元经营。“这些探索过程都非常可贵。”蔡少渠还提出,公交企业要有一些互联网思维,学习互联网企业如何去洞察用户的需求,不断吸引乘客,完善以公交运营服务为核心的多种场景化服务,发展出公交文化。
《意见》还提出,要加快落实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政策,从积极推动新增用地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实施既有用地综合开发、建立用地综合开发收益反哺机制。
目前一些公交企业多方面拓展增收渠道,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但大多营收项目规模不大、市场竞争力不强,未能形成对主业的有力补充和支撑。
对此,程世东指出,政策的本意是希望企业可以把土地的价值深入挖掘出来。现有的公交用地作为商业经营或其他形式多种经营,盈利会更多。但要注意到,土地开发经营难度大、周期长,需要政策来界定用地性质给予经营空间。选择土地开发经营的策略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道路,因此企业要从结合主责主业的方面多加考量。
近日,北京公交集团开放21处场站、366个车位进行有偿错时共享。这一举措是公交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规模小、操作简单、贴合民生的土地经营策略。北京、深圳、广州、青岛等地也将公交充电站面向社会开放。
北京田村半壁店公交场站内的错时共享停车位。
一旦企业开始尝试自我造血,无论是大举措还是小创新,都有益于将政府补贴输来的“血”留住,维持公交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特别推荐 上海国际客车展现场参观报名
12月26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情况。据悉,2024年贵阳市持续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生活方面,全市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占比达100%,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69%。 据介绍,绿色经济是贵阳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路径。绿色生产方面,贵阳市绿色工厂累计达56家、绿色工业园区累计达5个,前三季度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66.06%。 绿色消费方面,贵阳市累计创建绿色物流园区9个,全市直接拉动汽车、家电、家居换新销售额61.75亿元,占全省近50%。 绿色生活方面,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6.4%;绿色文明方面,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比例达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9.4%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 据统计,2024年以来,贵阳经济发展含“绿”量稳步提升,年末绿色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