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公共交通>正文

6月1日起 北京公交集团正式承接通州区域地面公交

分享到:

通州区域公交与北京城区公交的正式融合,是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升通州区域公交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标志着通州区地面公共交通纳入市公交系统统一运营管理,推动了通州区域公交资源整合和经营体制机制改革,通州区域公交线网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实现了北京地面公交一体化,为形成“一张图”“一张网”“一个标准”“一套体系”的首都公交发展新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北京市通州区政府与北京公交集团公司、城市副中心客运公司、恒基客运有限公司于2022年5月30日签订《通州区域公交承接总体协议》。北京公交集团于6月1日承接通州区域全部70条公交线路,并由北京公交集团城市副中心客运有限公司负责通州区全域906平方公里区域公交线路运营。

运营服务

6月1日融合后,为方便通州区域内市民按照原有乘车习惯进行乘车,进一步为广大乘客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乘车体验,原70条线路所有路号及站名均暂不更改,后续随站杆站牌更新一并统一路号和规范站名。将对承接线路中45条线路进行运营服务水平提升:其中,14条线路不同程度延长营业时间15-60分;19条线路低峰间隔缩短5-15分钟;12条线路缩短高峰间隔3分钟。进一步完善副中心公交线网布局,6月1日,试运营春明西路微循环T88路,不断织密地面公交覆盖。

定制公交

深入分析北三县通勤服务需求,设计通州与中心城区的定制公交线路13条,丰富副中心多样化公交运营模式,提升通州区乘客乘车体验。

车辆调配

北京公交集团举全集团之力,在全系统调集565部新能源公交车,积极优化车辆能源结构,实现融合后通州区域公交新能源车辆使用100%,大幅提升了车辆装备舒适性、环保性和安全性,使整体车辆焕然一新,为节能减排、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贡献了力量。

科技创安

城市副中心公司在行车安全防控体系和科技支持体系方面进行大幅提升,在全部车辆上搭载并推广应用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和异常行为判别系统,为全部驾驶员配备情绪感知手环,实现驾驶员和车辆智能化追踪和溯源管理。用科技赋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乘客、驾驶员人身安全。

设施升级

努力利用科技创新技术提高运营服务水平,打造科技公交新形象,制定场站标准化改造和候车亭更新方案,加快公交站务设施的升级改造,充分利用电子站牌、智能手机应用等载体,为通州区市民乘客提供实时准确的发车时间、到站时间、拥挤度、车辆位置等实时数据信息,不断提升科技出行服务水平。目前,已完成地铁高楼金站双向候车亭示范站和郎清园周边共14根电子站牌和2处候车亭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公交设施形象树立典范。

智能调度

不断完善通州区域公交智能调度信息化建设,完成对高各庄、姚辛庄、房辛店3处场站、7条线路的区域智能调度信息化设备建设,并依托新建的施园场站区域调度中心,实现区域化智能调度。

车厢文化

加强线路特点分析,寻找线路服务特色和亮点,持续打造公交特色线路,为沿大运河行驶的通26路量身打造通州大运河车厢文化展示,张贴大运河历史沿革、北京公交企业使命等,使通州区悠久的文化底蕴和百年公交浓厚的企业文化有机融合,营造独属于首都城市副中心的车厢文化环境。

队伍建设

公交集团在全系统抽调经验丰富的驾驶员融入到副中心驾驶队伍,通过岗前培训、车型转换培训、企业文化培训等, 用北京公交“一心为乘客、服务最光荣、真情献社会、责任勇担当"的优秀文化精神力量强化职工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全体职工量身订做北京公交新工服,不断提升公交驾驶员专业形象,不断组建一支驾驶能力过硬,服务水平过硬、工作作风过硬的副中心公交驾驶员队伍,确保全体驾驶员能够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为广大通州市民带来全新的升级版公共出行服务体验。

未来,北京公交集团和城市副中心客运公司将坚持以乘客为中心,不断提升城市客运出行品质,完善城市副中心“干、普、微”三级公交线网布局,构建城市副中心高质量线网新体系;不断发挥区域化管理优势,实施集中智能调度,加快推进准点工程,提升运营效能;不断发展定制公交、快速直达专线、节假日专线等定制化和多样化线路的迭代升级,开发更多出行新领域、新空间;不断以线路为单元,结合区域优势,开发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品质好的品牌线路,培育新的客流增长点。不断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构建先进可靠的行车安全管理体系,守护乘客出行安全。进一步推动首都地面公交一体化,努力构建“一张图”“一张网”“一个标准”“一套体系”的出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副中心地面公交服务水平,努力创造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城市副中心质量”,为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贡献北京公交力量。

编辑:同同

行业数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