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公共交通>正文

车道交易用时可缩短2至3秒!交通异常可秒发现!上海高速公路越来越“聪明”

分享到:

当高速公路开启收费站预计费系统试点运行,使车辆通行效率大幅提高;当大数据、数字孪生等高科技手段“融入”高速公路,提升了设施管养的精细化水平;当高速公路智能发卡系统代替人工,还能正确判别车型……当下,这些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已逐渐在高速公路中崭露头角。小交来给大家列举一番,详见↓

车道交易用时可缩短2至3秒!

CPC卡预计费系统首次投入使用

近日,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投公路”)在G1503天马收费站开展高速公路复合通行卡(Compound Pass Card,简称“CPC卡”)预计费系统试点运行,这是城投公路在管内路段首次试点收费站出口预计费,也是预计费系统在上海的首次应用。这一举措使车道交易用时平均缩短了2至3秒,有效提升了高速公路收费站车辆通行效率。

以往在高速公路上,未安装ETC卡的车辆需要从收费站工作人员处领取CPC卡,然后到达出口站的人工收费窗口后,由工作人员在机器上“照一照”,才知道收费多少。

门架天线设备↑

CPC卡预计费系统界面↑

如今,在G1503天马收费站前约200米,城投公路部署门架天线设备,当携带CPC卡、ETC卡的车辆通过时,实现“全覆盖”式识别,通过预计费信息系统,提前计算出车辆通行费,当车辆驶入收费站出口,系统便能立即显示收费金额,缩短高速公路收费站收费用时。

下一步,城投公路计划在S2沪芦康桥收费站、临港收费站,G1503东环高东收费站,S32申嘉湖嘉闵收费站对预计费系统做进一步试点,并根据前期试点经验,不断优化预计费功能。

交通异常可秒发现!

沪首条智慧高速公路竣工

上海首条“新一代智慧公路”——S32申嘉湖智慧高速公路试点工程,于2022年基本完工并进入联调联试阶段。该工程全长83.512公里,运用大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致力于让城市交通出行更加“畅、安、舒、美”。

重点车辆实施监管↑

主动交通应急协同管控↑

S32申嘉湖智慧高速全线路侧布设了毫米波、激光雷达、边缘装备等多种新型基础设施,可实时监测全路域范围内“人-车-路-环-物-事”全要素对象的运行状态,有交通异常情况可“秒发现”。

此外,面对道路拥堵、交通事故、施工作业等全场景和雨雾、积水结冰等全天候环境,S32申嘉湖智慧高速构建了全时空车道级主动交通管控体系,形成了一套高速公路综合监控、集成指挥、高效协同的运营管理系统,有效提升高速公路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响应效率和协同管控水平,保障应急场景下的通行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S32申嘉湖智慧高速对6类设施、300余项设备,统一规范了设施设备编码和数据字典。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设施数字化、养护精准化、决策科学化,从而实现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智慧管养保障。

智能发卡系统拓展智慧高速应用场景

自动追踪定位到驾驶员位置,通过机械臂回收CPC卡(高速公路复合通行卡),在上海的高速公路收费站,智能收费系统已经实现稳定、高效的自动非现金收费。

基于AI识别的智能发卡系统率先在上海的高速公路收费站投入使用;到2023年2月底,城投公路已在G1503、S2等路段部署了74套智能发卡机系统。

据介绍,相比传统发卡系统,智能发卡系统具有高精准、高效率、全兼容、全监控的特点。系统可以基于“雷达-视频”融合设备感知,以AI智能识别算法,实现全车型识别和驾驶员精准定位,并通过三维精确控制机械臂将CPC卡送到驾驶员面前,具有更高的“车型-车牌”识别率,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高速公路司乘用户的通行体验,有力拓展了智慧高速的应用场景。

G15嘉西收费站步入“云收费”模式

今年3月,G15嘉浏高速嘉西收费站各智慧收费设备陆续投入运营服务,这标志本市第一个集ETC匝道预交易、智能收费机器人、自主自助发卡、收费站全息仿真、站级收费系统等多项智慧交通建设创新应用于一体的现代智能收费站正式开启。

目前高速公路收费方式主要为两种,一是ETC收费,二是人工收费。针对ETC车辆,目标是通过预交易的方式,实现匝道通行自由流。在收费站出口匝道收费岛前,以门架方式部署ETC交易设备,建立车辆预交易子系统,实现ETC车辆预交易,将ETC收费提前到匝道进行。预交易成功的车辆在ETC车道可快速通行。

而人工混合车道的智慧化改造目标是实现智能自助车道出入口全覆盖,提高收费车道自助收费能力。在出入口车道上分别部署智能车道收费机器人和自助发卡机器人,实现混合车道收费业务流程进行智能化、自助化。自助设备深度融合了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新兴技术,与人工收费相比,智慧收费机器人车型识别准确率达99%以上,车牌识别准确率达99%以上,入口发卡效率提高10%。

 

编辑:敬之

行业数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