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公共交通>正文

中国以智慧交通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停车充电,智能机器人可以自动提供辅助;行驶路上,车路协同让通行效率明显提升……随着智能科技与传统人力深度结合,越来越多的交通出行场景得以转型重塑。

近期召开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智慧交通成为展望智能生活前景与透视中国“交通强国”建设的一扇窗口,也是展会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天津津门湖新能源车综合服务中心,一台机器人缓缓从充电箱沿着地面上的磁性轨道“走到”汽车边,自动将充电枪对准充电口开始工作,整个流程充满“智感”。此次会上,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就将这一“微缩版”的项目带到了展厅。

“视觉人工智能技术和双目摄像头赋予了机器人‘视觉’,磁条融合技术、力控感知技术则让它拥有了‘触觉’。”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南供电分公司津门湖运营管理中心副主任匙航介绍说,机器人甚至可以模拟人手动作,在充电枪插接过程中调整力度,避免损坏充电接口。

走出城市充电站,“智慧的车”与“聪明的路”互为搭档,更让交通出行方便快捷。

在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封闭测试场10公里的环路行程中,自动驾驶车辆从容转弯、避让行人,应对复杂交通场景仍然得心应手。智慧场景的背后,是车联网、大数据、新能源等技术的相互赋能。

“如今,车辆已能够打开‘上帝视角’。”在华为展区智能网联车板块,展台讲解专家道出了其中奥秘——在多个先导区内,交通杆上已搭载了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设备,不仅能“看得更远”,也能实时探查路况。路边柜内车路协同服务器汇集了视频和雷达信号,通过“雷视融合”算法,将路面全要素信息通过车道级高清导航为驾驶者呈现,及时发出提醒、为驾驶者“出谋划策”。

“有时通过一个绿灯整条路都畅通无阻,遇上几个红灯却可能要等上很长时间。”该专家说,在智能网联技术的赋能下,“一路绿灯”不再仅凭运气,系统能够根据路面情况推荐行驶时速、防止突然出现的行人车辆带来的安全隐患。

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辆智能网联研究院院长周光涛说,5G网络与中心云、边缘云算力等基础设施为车路协同的技术体系提供了基础支撑保障。与此同时,研究院也在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推动数据互联互通、保障流转传输安全。“在通过运营网络实现车辆认证、路侧认证、云端认证、数据安全的同时,我们还在探索新的云服务方式,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

“很多过去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情节已经成为现实。”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说,先导区的“先行先试”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的建立、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也会在车路协同的城市应用推广等方面发挥作用。

在诸多生产场景中,智能科技也在提升交通运输效率、重塑行业作业方式。

此前,集疏运卡车往返时重载比例不高、司机等待时间难以预计,曾是制约运输效率与影响交通运输行业碳减排的一大难点。为了以“智慧”破题,网络货运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

一边是发布需求的货主企业,一边是注册“接单”的货车司机……登上“荣程智运”平台,网络大数据为货主与承运人牵线搭桥,货源、车源信息一目了然。

“平台就像货运版本的‘线上打车软件’,将集装箱运输司机集中到平台上后,通过‘智慧化派单’让远道而来运送货物的车辆依然可以满载而归,降低货车的空驶率、空载率,提升绿色低碳水平。”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柴树满在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交通高峰论坛上介绍说,截至5月14日,“荣程智运”平台已拓展运输路线2125条,拥有车辆注册会员17.7万辆,累计运量达8600万吨。

一直以来,重型货车的尾气污染和碳排放问题也备受关注。数据显示,中国公路运输碳排放占全部交通运输领域总排放的80%以上,其中公路货运碳排放占60%以上。随着车辆“三空”——空驶、空置、空载率的降低,大数据的“智慧赋能”也为行业节能减碳发挥了作用。

“通过提升效率、降低‘三空’,平台每年可助力行业减少碳排放3万吨左右。”柴树满说,企业还在通过开展氢能重卡运输业务、积极建设氢能产业链等方式,助力大宗物流“增绿”提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截至2022年底,中国共有251家机场实现国内航班“无纸化”便捷出行;全国已有超79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4.7万多艘船舶、4万多辆邮政快递干线车辆应用北斗导航系统。一项项“智慧之变”,是中国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缩影。

“智能科技的应用能够有力促进我们从更高层面上将交通运输各领域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产生‘化学反应’。”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刘道刚说,在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进程中,“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智慧城市必将彰显出繁荣活力与无尽魅力。

 

编辑:敬之

行业数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