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于近期推出了名为“塔鲁克”(Taruk)的电动巴士,这是墨西哥首款国产电动汽车(EV),“塔鲁克”(Taruk)在土著雅基语(Yaqui)中意为“走鹃”。
这款电动巴士由墨西哥汽车制造商迪纳(Dina)和电动汽车改装公司Megaflux联合开发,并得到了墨西哥国家人文、科学与技术委员会(Conacyt)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UNAM)工程学院的支持。
墨西哥经济部长马塞洛·埃布拉德(Marcelo Ebrard)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塔鲁克”(Taruk),并宣布首批车辆将在下加利福尼亚州的港口城市恩塞纳达(Ensenada)投入运营。
埃布拉德表示,这款电动巴士可容纳60名乘客,其中一半为座位,另一半为站立空间。
墨西哥每年向美国出口超过100万辆汽车,是全球第六大汽车出口国,但其汽车品牌在国际上并不知名。埃布拉德向“塔鲁克”(Taruk)颁发了“墨西哥制造”(Made in Mexico)认证,这是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Claudia Sheinbaum)“墨西哥计划”(Plan México)国家投资倡议的一部分,该倡议旨在提高墨西哥的GDP、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例如,墨西哥航天局作为美国宇航局(NASA)《阿尔忒弥斯协议》的签署方,正与NASA合作开发纳米卫星技术演示器,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做出贡献。
墨西哥还在疫苗、半导体和基于信使RNA的疗法生产方面取得进展。“我们能做到任何我们决心要做的事情,”埃布拉德在活动中表示。
埃布拉德在活动中宣布,他计划前往华盛顿,继续与美国进行经济和贸易谈判。他强调:“我们正面临一个复杂的问题,即与美国关系的未来将如何发展,不是政治上的,而是经济上的。墨西哥每年向美国出口超过100万辆汽车,而今天的讨论是关于这一模式的未来。”
埃布拉德强调,在美国不断增加贸易压力的背景下,“塔鲁克”(Taruk)的推出尤为重要。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