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北碚区3519路小巷公交线路正式开通运营,这条穿梭于街巷的”微循环”线路,不仅有效解决了紫云台片区居民的”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更以灵活便捷的服务提升市民出行体验,进一步完善了北碚区公共交通网络。
当天上午,记者在北碚区云泰路南看到,新开通的3519路小巷公交正式发车。据介绍,此次开通的小巷公交采用纯电动小型车辆,具有车身窄、转弯半径小、停靠灵活等特点,特别适合深入传统公交难以覆盖的狭窄街巷。线路单程约5.1公里,共设8个站点,串联起了轨道龙凤溪站、缙云体育中心等多个民生重点区域,全程运营约15分钟。票价实行一票制2元,支持公交卡、移动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纳入1小时免费优惠换乘范围,享受公交现有各类优惠。运营时间为6:30-20:30。线路开通首日便受到不少周边居民的热烈欢迎。
“现在下楼就能坐车,太方便了!”家住紫云台的居民王女士告诉记者,以往步行至轻轨站需要近30分钟,如今公交直达省时省力。多位老年乘客也表示,新线路的开通让他们出行更加便利。
据介绍,3519路小巷公交的具体停靠站点为:云泰路南-云泰路-紫兴路-缙仁路-缙华路-缙虹路-冯时行路-轨道龙凤溪站。该条小巷公交的开通,不仅解决了居民出行难题,更体现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温度。下一步,北碚区将根据市民出行需求,结合大数据分析继续完善类似的便民线路,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更舒心。
据重庆公交集团北部分公司营运生产部部长曹荣晓介绍,3519路主要服务紫云台片区与地铁6号线的接驳,是构建”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的重要举措,并将根据客流情况动态调整运力,持续优化服务。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