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越南胡志明市地铁滨城—仙泉线正式开通,这是该市运营的首条地铁线路,为当地民众的绿色出行提供了新选择。根据胡志明市政府发布的绿色公共交通工具发展路线意见书,该市计划协调13.8万亿越南盾(1元人民币约合3527越南盾)资金用于建设绿色公交网络。自2025年起,该市新开通的公交线路100%使用绿色能源车,到2030年全市公交车将全部实现电气化。
胡志明市目前共有公交线路138条、公交车2209辆,其中电动和天然气燃料公交车有546辆。该市自2022年3月开通市内首条电动公交线路至今,已发展出多条绿色公交线路,覆盖主要商业街区、车站、机场等。根据胡志明市中心城区街巷狭窄等特点,该市还推出可乘坐8人的迷你电动巴士。胡志明市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武庆雄表示,迷你电动巴士在旅游旺季时,运送游客穿梭于各大景点,在满足游客个性化出行需求的同时,减少汽车尾气等对景区的污染。
绿色公交方便快捷,颇受市民欢迎。胡志明市大学生阮氏姮几乎每天都乘坐电动公交车出行。她向本报记者表示,“电动公交车设计更加人性化,行驶平稳、低噪声、票价合理,学生可以享受半价优惠,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还可免票。”
除了胡志明市,近年来,包括首都河内在内的越南部分城市也积极试点发展绿色交通,并取得一定成效。早在2022年7月,越南政府就批准了绿色能源转换、减少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发展绿色交通的行动计划。其中,促进交通工具电气化和绿色化成为该行动计划的5大重点领域之一。为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建设绿色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网络,越南试点开展专项信贷优惠等多项举措。根据胡志明市相关计划,将对绿色公共交通项目的信贷支持额度提升至总投资额的85%,对布局充电桩/站项目的信贷支持额度上限提升至总投资额的70%。在整个还贷周期内,线路运营单位还可享受3%的优惠贷款利率。
越南还重视激发公共交通系统的内生动力,通过开发绿色旅游专线、旅游包车等业务,增加企业收益。例如,河内市客运企业于2021年12月开通了首条电动公交线路,此后还陆续推出旅游专线、出租专车等业务。目前,河内电动汽车业务已累计服务国内外游客近700万人次,营收超过1500亿越南盾,纳税423亿越南盾。
越南交通运输部表示,将研究继续扩大绿色能源汽车税费减免范围和种类,加快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网络布设,加强国际合作开展电池技术研发,逐步减少运输系统碳与甲烷排放,实现国家的能源转型发展规划。
(本报河内电)《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1日 16 版)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