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辛集市获评省级“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标志着该市在推动城乡交通融合发展、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张古庄镇南吕村的王大爷是城乡客运一体化的直接受益者。以前,他往返市区需要换乘车,还经常因为发车时间不准而误事。如今,家门口的311路公交车直通市区,固定的发车时间让他每天都能去市里看儿女。“变化太大了,现在出门方便得很,城乡一个样儿。”王大爷感慨道。
近年来,辛集市始终把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通过整合城乡客运经营主体,完成160余辆农村客运班车和城市公交车的收购,实现“一县一公司”“公车公营”改革。目前,全市已实现城市公交、农村客运主体合一,构建起规范高效的城乡客运体系。
在硬件建设方面,辛集市新改建7个城乡公交首末站,建设7个充电场站,安装59个大功率充电桩,全方位保障新能源公交车的充电需求,助推绿色交通发展。
同时,科学规划公交线路,全市已开通33条城乡公交线路,日均运行344班次,总里程达750公里,实现全市乡镇和建制村公交全覆盖;推出智能公交调度平台,实现精准调度;创新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城乡客运与物流融合发展。
接下来,辛集市将持续优化城乡客运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出行服务,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