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不断扩张,人口结构变化,居民出行需求愈发多样化和个性化,为契合市民日益多元的出行诉求,久事公交主动出击,将定制公交作为提升公交服务品质的关键,通过优化线网布局、推进轨交公交融合,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布局和功能分区,促进区域协同,激发城市交通新活力。
01深入调研 精准规划定制线路
定制公交的成功,在于精准把握市民出行需求。为此,久事公交业务部门与各公交营运公司主动上门,与徐汇区、宝山区等多区建管委密集对接,面对面高效沟通,精准捕捉出行痛点,制定优化方案,加速定制公交服务落地,便利市民出行。
在与各区建管委对接过程中,重点围绕各区域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及诸如大型社区、商业中心、工业园区等重点出行需求点展开深入探讨。徐汇区建管委反馈,其辖区内南部医疗中心周边,市民就医、医院职工通勤面临难题,现有公交线路难以满足需求。
久事公交迅速行动,派遣专业调研团队深入调研该区域,运用问卷调查、实地探访及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全面掌握了出行人员的出发地、目的地及出行时间等核心信息。
基于翔实的调研数据,巴士二公司精心拟定专门服务于徐汇区南部医疗中心员工通勤的定制公交方案,计划为这一特定群体提供“点对点”的高效出行服务。
长宁区建管委提及临空经济园区内职工受到通勤困扰。园区内企业密布,员工通勤路线虽散却隐现集中态势。巴士三公司迅速响应,深入园区与企业逐一沟通,精准把握通勤热点与时段,精心规划串联园区企业的定制公交线路。目前,该循环接驳线方案已进入细化阶段,将缓解园区职工通勤难矛盾,有效提高通勤效率。
02特色打造 丰富定制公交体验
杨浦区建管委结合区内 “文商旅体” 特色,提议打造主题定制公交路线,倡导绿色出行。久事公交积极谋划,充分挖掘杨浦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巴士一公司计划推出 “一车一景”沉浸式体验主题公交线路,将途经杨浦滨江工业遗存风貌区的线路打造为工业文化主题公交,车内装饰融入工业元素,配以详细的景点讲解,让乘客在通勤途中领略杨浦历史变迁。在途经大学园区和商业中心的线路,融入青春活力与时尚商业元素,吸引更多年轻市民选择公交出行。
今年年初,为满足宝山大华地区通勤和就学的出行需求,“DZ301”定制公交正式开行,线路全长4公里,早晚高峰各开行2个小时,途经大华三路地铁站、上海民办交华中学、上海市大华第二小学、上海市宝山区行知实验幼儿园、澳洲广场。线路开通以来,客流不断增长,特别是早高峰2个小时,每辆车基本全满。目前线路百公里人次已超过常规线路。
03持续拓展 完善定制公交体系
2024年,久事公交已成功开设定制公交33 条,为市民精心打造了“定时定点、快速直达”的优质出行方案,覆盖了通勤、通医、文旅、通学等多个生活领域。
其中通勤线路15条,有效减轻了上班族的通勤负担;2条通医线路为就医群众带来极大便利;文旅线路15条,助力游客便捷游览城市景点;通学线路1条,保障学生安全出行。
2025年至今已新开14条定制公交,其中通勤线路8条、通医线路 2条、文旅线路1条、通学线路 3条,持续拓宽定制公交服务边界。
针对各区提出的建议需求,下阶段,久事公交将加速数字智慧公交系统升级,借助动态响应式调度技术,依据实时客流变化灵活调整线路,科学精准配置资源。持续拓展定制公交服务场景,探索 “社区微循环” 模式,切实解决社区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时推出 “园区通勤专列”,满足大型产业园区内员工集中出行需求,全方位提升市民出行便捷性与舒适度,让定制公交真正成为市民出行的优选方式。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