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印象公交”厦门双层巴士车身创意设计大赛的部分获奖作品在公交车上进行展示,成为展现市民创意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大赛一等奖作品在30路双层公交车车身展示
首届“印象公交”厦门双层巴士车身创意设计大赛由厦门公交集团主办,去年11月开始后,广大市民积极响应,以厦门特色人文符号与公交记忆为灵感源泉,精心创作,多幅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比赛邀请了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郭肖华,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原院长陈其端等5名专业评委对18个作品进行评选,评出最终获奖作品。在第二届厦门公交乘客节现场,主办方为获奖选手颁奖。
这些获奖作品无不生动展现了鹭岛活力澎湃的发展态势与勇立潮头的时代风采,不仅为厦门公交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也让市民对城市公交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更为强烈。
陈其端说:“公交车每天穿梭在城市之中,它的车身成为鹭岛风采和市民创意的展示平台,此次大赛吸引许多市民参与,共创活力厦门。”
郭肖华表示,每一辆公交车都是一个流动的“博物馆”,承载着厦门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厦门的美食、非遗等元素都可以在公交车上进行推广。这次比赛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把市民创意的文化符号尽情展示出来。
今年2月初,3幅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作品正式在30路双层公交车车身进行展示,分别是《厦门欢迎您卡通巴士》《厦门公交多少人的记忆》和《鹭岛公交情》。3幅创意作品携带着厦门特色美食、建筑等符号,倾诉厦门市民心中的“公交印象”,欢迎广大市民游客在街头巷尾拍照打卡,捕捉美丽瞬间。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