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市民跨区域高效出行需求,优化医疗公交接驳服务,泉州公交集团将于3月6日起试运行由古城出发的定制快线K3路(开元盛世广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海院区住院部),试运营期限为3个月。近年来,泉州公交持续加密医疗专线布局,一张立体的医疗交通网络已然成型。
古城至东海就医“一站直达”
据介绍,K3路采用双向对发模式,每日7:00至18:30运营,往返26公里,精准覆盖医疗、通勤、教育等客流密集区域。线路连接开元盛世广场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海院区住院部,途经东街、泉秀街等主干道,覆盖医大二院鲤城院区、黎明大学等重要节点。试运行期间实行1元全程票价。
据悉,多年来,医大二院东海院区因场地限制,公交无法直达院区内部。此次经多部门协调,K3路利用住院部前空地设置临时首末站,实现“从医院到古城”点对点直达,减少患者步行距离,缓解周边交通压力。针对医院内部道路限高、场地狭窄等问题,K3路选用6米级微型公交“小灰”车型,平衡了载客量与灵活性。值得注意的是,该线路试运行周期为3个月,后续将根据客流量调整是否继续开通。
作为公交快线,与现有K1路相比,K3路站点减少近60%,避开易堵路段,单程节省10—15分钟。
多维度医疗交通网络成型
近年来,随着泉州区域持续拓展,医疗资源不断丰富,泉州公交集团也正逐步构建起一张多维度医疗交通网络。此前,针对泉州市第一医院东街院区与城东院区、老年院区的日常通行,公交集团已安排3路、32路、35路、55路等多条线路串联三个院区。
近期,随着泉州正骨医院北峰院区投入使用,公交集团也对途经的202路进行调整,满足北峰院区至刺桐院区的市民、患者及医护人员出行需求。
随着东海片区快速发展,医疗资源覆盖新区,需更高频次、更通达的公共交通支撑。K3路不仅连接医大二院两院区,还与3路、55路等线路形成网格,辐射市第一医院、正骨医院新院区、第910医院等,极大方便群众出行就医。(融媒体记者 苏凯芳 通讯员 汪雯妮)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