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市民短途出行难,完善城市公交“毛细血管”。今日上午,邢台市首条社区微循环公交线路——公交50路微循环线路正式开通运营。这条线路穿梭于居民区、学校、景点以及商业体的“宝宝巴士”,以灵活便捷的服务模式打通了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微循环公交线路开通前经过大量走访勘察,收集附近群众意见,之后将根据线路运营后的运营数据持续优化线路,逐步构建“主支衔接、微线成网”的新型公交体系。
微循环公交既是绿色出行的重要实践,更是“民呼我为”的生动体现。邢台华赢公交集团将持续聚焦群众“关键小事”,让公交服务真正成为串联美好生活的幸福纽带。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