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又宽敞又干净,坐着舒服,心里也踏实,让我们务工人员返岗路途更加方便。”近日,在比亚迪返厂大巴车停靠站点,来自邵阳的李大哥笑容满面,坐上返厂大巴。
这是长沙市交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龙骧旅游公司提前对接比亚迪需求,为务工人员提供的“点对点”便捷返岗服务。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累计组织19车次大型客车,服务范围覆盖岳阳、邵阳、娄底、衡阳、湘潭、株洲等省内多个市州,顺利接回近千名员工,全力保障返岗人员安全、高效复工。
这只是一个缩影。记者2月19日获悉,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及长沙市交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公交集团等国企积极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通过定制运输、点对点运输等多种个性化需求,助力长沙重点企业节后复工复产。
近日,一辆满载40余名工人的大巴驶入浏阳经开区蓝思科技厂区,工作人员有序引导工人进行入职登记等工作。自开工以来,长沙市交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龙骧长东(浏阳)公司多辆大巴车往返于长沙各大汽车站、高铁南站和浏阳经开区之间,解决了蓝思科技员工返岗“最后一公里” 难题。
在长沙不少园区,精准设计线路的通勤定制运输服务满足了企业复工复产需求。
“量身定制的专线,通过灵活定制线路,减少中途停靠站点,节省了不少通勤时间,关键还准点舒服、有座位。”在雨花经开区,通勤定制线路解决了不少员工的复工通勤问题。
据了解,长沙公交集团比亚迪企业通勤定制线路项目组实时对接企业复工复产需求,采用弹性调度机制实现运力与需求的动态匹配,通过投放100台新能源公交车辆,日均完成2.7万人次的员工运输保障,确保两班倒员工通勤零障碍,形成“点对点”的高效通勤服务闭环。
2月5日至今,长沙公交集团投入运力300余台次,覆盖岳麓高新区、雨花经开区、天心经开区、望城经开区、金霞经开区等5个园区,开通了64条通勤定制线路,服务区内多家企事业单位员工通勤64.32万人次。同时为主城区50所中学、15所小学量身打造200余条校园专属定制线路,护送学生16.2万次,累计服务复工复产复学人员80.52万人次。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