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至8日,荆门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荆门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召开,进入“两会”时间。
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市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卞军虎参加了会议并接受媒体采访。(以下原文引用)
近年来,市公交集团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实现了管理模式由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为城市公共交通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深化改革,聚焦主责主业。通过对内部组织架构进行优化调整,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实施岗位“双向选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完善薪酬分配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干部队伍能上能下、末等淘汰,让有能力、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脱颖而出。
提质增效,释放发展活力。恪守“市场化+公益化”原则,在为民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宽企业发展路径,全年共完成365辆新能源公交车更新工作;围绕城市发展需求,调整和新增多条公交线路,提高了公交覆盖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定制公交、公交广告、出租、汽修等业务蓬勃发展,为企业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引领,党建赋能发展。将党小组建在车队、建在基层,实现了党组织建设的全面延伸与下沉,让党的工作深深扎根于公交运营的一线土壤之中。按照“1235”打造党建品牌工作体系,深化打造三条公交示范线,让市民在日常出行中感受到公交服务的新变化、新风貌。
未来,市公交集团将在《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的指引下,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围绕主业做强辅业,拓展业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