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由宜昌城发所属公交集团购置的70台新能源公交车在夷陵区交付,本次交付的新能源公交车均采用了由楚能新能源研发生产的动力电池系统。
本次交付的70台为今年第二批,12月12日已首发交付50台且已全部投入运营。这70台新能源公交车,由厦门金旅客车公司设计制造,交付的车型主要为10.5米和6.5米纯电动车,其中首次引进的6台6.5米微型公交投入使用后,将有效解决因局部道路狭窄公交线网无法覆盖的问题,打通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
这批新能源公交采用楚能新能源自主研发的230Ah动力电池,单车搭载300kWh动力电池系统,续航里程超过350公里,首次实现了将当地生产的动力电池交付至当地新能源公交车使用。
据了解,该电池系统具备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长循环等优势,能充分满足城市快速公交BRT系统对电池高续航能力的需求,可提高公交车的运行效率和环保性能。
同时,本次交付的新能源公交车配备了主动防御系统、360环视系统和智能刷卡投币一体机,新车功能更加人性化、智能化。采用低入口设计,可实现一步登乘,车厢内部相比传统公交车也更加宽敞平坦,乘车体验更便利和舒适。
记者从宜昌公交集团了解到,本批70台新能源公交车交付后,将第一时间投入运营到81、B616、B18、11路等线路上,将进一步释放夷陵区和其他区域的公交运力供给,满足群众公交出行需求,对公交出行绿色化、出行服务效率化、运行线路网络化、设施设备智能化起到推动作用,为市民乘客带来“美好出行、人享其行”的更优解。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