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全国首条跨市自动驾驶公交在武汉新城开通,线路横跨武汉、鄂州两市,开通首年乘客可免费乘坐。
该自动驾驶公交为小型巴士设计,车身圆润,车头顶部装饰着两个具备感应功能的“小触角”。车身携带传感器、北斗卫星定位、AI计算等,车内配备智能展示屏,实时展示车辆周边的交通状况、路况信息等关键数据,后台还设置指挥中心对车辆进行实时数据监管及存储。
这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全长9.8公里,设有13个站点,在武汉新城展示中心和武汉地铁11号线未来三路站之间运行。为确保行驶安全,车辆具备自动驾驶、手动驾驶和远程驾驶三种模式,并随车配备一名安全员。安全员无需操控方向盘,车辆能够精准实现红绿灯信号识别、礼让行人、识别避让占道车辆等操作。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安全员会立即接管车辆控制权,远程驾驶舱的值班人员也可远程接管车辆,保障乘客安全。
据介绍,这条自动驾驶公交专线,通过在沿线路段部署高清相机、雷达等智能感知设备,实现路网全息感知,并依托车路协同技术,实现车与路的智慧互联,有效提升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首批体验的乘客杨柳对这条新开通的自动驾驶公交赞不绝口:“刚刚在变道的时候,遇到公交车跟它抢道,它及时刹住了车,安全之后才开始行驶。”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