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公交车在51路投用。
“上周五换了新车,这几天我都留意收集乘客反馈,环境好、更平稳,大家都挺满意。”23日,福州火车站北广场公交车站,51路公交车驾驶员张少琼告诉记者。
在51路运营约30年,张少琼经历了无轨电车、柴油车、CNG车、三轴长客车的更新迭代。今年12月,福州唯一一批使用三轴长客车的公交线路——51路停用该车型,福州公交集团将222辆纯电公交车投入市区K1路、1路、5路、7路、38路等30余条公交线路,其中51路在用20多辆公交车全部更新,为公交车型“进化史”又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次投入运营的纯电动公交车,分为4种车型,车长分别为5.9米、6.5米、8.5米、8.9米。这些车辆根据客流测算分配到各条公交线路上。其中,客流量较大的51路使用车长8.5米的车型,车身涂装在保留“福州蓝”主色调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坊七巷、乌塔、西湖、茉莉花等福州标志性元素,车辆外观更显绿色环保、清新自然。
车辆配备了360度环视系统。
不仅车辆“颜值”提升,车内设施也全面升级,车辆安全性能大幅提升。这批车辆配备了360度环视系统和盲区监测预警系统,可有效减少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产生的盲区;搭载车载网关设备,具备高精度定位和整车设备网络通信功能,可实现后台对车载电器设备的数据交互和审计机制,能够实时监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在这批新车中,有110辆为低地板公交车,方便老年乘客上下车。
“与其他公交车相比,这批新车首次增加了前挡风玻璃电子遮阳帘和车辆巡视检查系统。前者解决行车过程中因阳光照射角度对驾驶员视线产生的不利影响,后者辅助驾驶员出车前对车辆状况进行检查。”福州公交集团总工程师李博介绍,车辆巡视检查系统以车身5个接触点位为依托。驾驶员首班发车前使用检测设备在5个点位接触检测,可有效了解车辆状况,以数字化手段将发车前“绕车一周”这一安全操作规程落到实处。
近年来,福州公交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关于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重大战略部署,紧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目标,持续优化公交车能源结构,加快淘汰传统老旧燃油公交车。这批新车投用后,福州公交集团纯电动公交车占比接近90%。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