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沈阳铁西宝马东公共交通枢纽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二十二号路与浑河二十六东街交叉口西北角,总用地面积约238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674平方米。综合服务楼地上3层,地下1层,地上设置公交车停车位206个,设置新能源充电枪62个,地下设置小车停车位46个。公交枢纽设8个首末站,可满足16条公交线路运营。
项目在设计时秉持绿色、低碳和环保理念,力争打造一个体现沈阳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枢纽典范。主要有以下四个亮点:
一是融入海绵城市设计。利用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等设施,减少雨水外排,达到雨水调蓄的目的,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二是采取装配式建筑模式。停车平台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预制构件,实现节能环保、节约资源、减少噪音的效果。
三是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制备,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为综合服务楼提供热水,减少能源消耗。室外场区照明采用太阳能路灯,配LED光源。在屋面布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部分实现日常办公用电的自给自足。
四是外立面设计美观大方。采用真石漆、铝单板和防雨百叶相结合,建筑风格与地铁三号线铁西宝马工厂站保持一致,体现出交通类建筑的速度感、流线感和现代感。
近年来,沈阳市交通运输局围绕“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扎实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百姓出行更加安全、舒适、便捷。以“全市统筹、车随站走”为原则,坚持“场站建设就是民生实事”理念,持续加大公交场站建设力度,场站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十四五”以来,沈阳市已累计新建改造公交场站45个,其中包括已建成交付使用的惠民新居、大通湖2处立体公交场站,以及今年底新建成的铁西宝马、细河路等立体公交场站,累计新增场站面积40.34万平方米。新增公交停车泊位2363个,新增充电桩373个、充电枪911把,提前实现公交车进场率100%的“十四五”规划目标。今年,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市自然资源局编制了《沈阳市中心城区公交场站专项规划》,建立了公交场站GIS数据库,对落实公交场站用地、引导场站综合开发等将起到积极作用。按照规划安排,积极谋划新的公交场站项目,目前已有6处公交场站项目取得可研批复,正在积极推动项目前期工作。明年,还将维修改造一批老旧公交场站。
下一步,沈阳市交通运输局将严格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以打造韧性城市为目标,建设贴近市民需求、有温度暖人心的高品质公交场站。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