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10时08分,大连公共交通新车交付上线仪式上,1032台全新纯电动公交车集中交付,首批10.5米“红鲸鱼”纯电动公交车从大连市安家旺车场陆续发出。这是全国同行业政策响应速度最快、年内单批量最大的公共交通“两新”项目,大连市内51条公交线路即将“除旧迎新”,现存10年以上所有燃油车和燃气车将陆续淘汰,这是近期国内较大规模公交车辆更新。至此,大连公交客运集团绿色能源公交车辆达到100%,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将超过85%。
大连公交客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经理层负责人张勇介绍,此次上线的“鲸典”系列公交车以8.5米和10.5米车型为主,兼顾7米、12米和双层巴士车型。新车碳排放更少、续航更持久,采用全承载车身,在一级踏步的基础上,配置ECAS系统,具备底盘自动升降功能,同时配有手动轮椅板和轮椅区,极大地提高了乘客上下车的便利性。新车采用电子后视镜、配备了具有电加热功能的前挡风玻璃,减少了冬天雨雪天气前挡玻璃结雾现象,保障了行车安全。
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凌介绍,1032台新能源城市公交是中车电动最新推出的“鲸典”系列公交车,在技术上实现了诸多突破和创新。在电池续航方面,新车搭载CATL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更长,降低碳排放。
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客车研究院产品经理王远建介绍,这批新能源公交车在电机、电控、电池“三电”方面达到“高铁级”技术水准。其中,“轻量化、动力匹配、百公里电耗”等综合指标行业领先,自主研发电池水暖加热控制系统,多次低温环境试验,攻克电池水暖加热的控制与匹配难题。
“研发电池水暖加热控制系统源于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电池性能衰减的迫切需求。当前,尽管市场上已有多种加热方案,但仍面临加热不均匀、能耗高、系统复杂等问题。通过自主研发,中车电动的电池水暖加热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电池温度,实现均匀加热,显著提升电池在低温下的性能与寿命,同时降低能耗,提升用户体验,为电动汽车在严寒环境下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王远建说。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