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高县统筹城乡公交资源,优化县-镇-村公交线路布局,大力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为沿线居民提供家门口的公共交通服务,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临高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公交司机曾忠坚说:“我们早上六点半发车,最后一班是下午六点四十分,优化路线以后坐车的人多了很多,附近的村民进城买菜买东西上班都很方便。”
据介绍,今年以来,我县对6路、7路、51路、62路、31路、40路、41路公交路线进行线路优化,比原来多增设20个站点,覆盖调楼、新盈、美夏、马袅、皇桐、博厚等镇村,公交的运营时间、站点设置合理,班次密集,让沿线居民实现了出门见路、抬脚上车的美好愿景,搭上城乡公交“幸福车”。
临高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经理刘光浩说:“我们通过研究分析后制定了优化线路方案,尽最大努力让城乡公交覆盖更多乡镇和村居,方便更多群众能在家门口就能搭上车辆,让更多人能享受到更便捷、优质的公交运输服务。”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