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公交西门片区首个巴士换乘站——成都西站巴士换乘站焕新升级。市民“公交+地铁”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
据了解,为降低公交车停靠在直线式公交站台时对主线交通的影响,成都公交会同青羊区住房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成都交警四分局等借鉴港口停靠船舶的模式,将成都西站巴士换乘站直线式公交站台改造成港湾式站台,站点面积升级扩展至300余平米,可同时容纳2至3辆公交车到站后驶入港湾内停靠,在不影响主干道车辆通行的前提下,不仅起到缓堵保畅作用,更保障了乘客上下车安全。
同时,成都公交在站内新增2台移动刷卡设备,市民乘客可以直接在站台刷卡上车,有效解决高峰期乘客上下车的拥堵问题。此外,本次改造还扩大了站牌信息版面,使巴士换乘站更有辨识度,便于乘客快速查看。
成都公交依托BOCC等智能化管理手段和乘客信息服务系统,以成都西站地铁4号线、9号线车辆到站班次时间为基准,将462路早高峰时段发车频率缩短至2~3分钟一班,精准匹配公交到站时间与乘客出站时间,市民候车时长更稳定,发车班次更均匀,有效提升青羊工业园总部基地园区员工通勤体验。升级运行首日,成都西站巴士换乘站日均客流量由原来的2300乘次增加至2800乘次。
目前,成都公交已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了25个巴士换乘站,地铁站50米内巴士换乘站覆盖率达94%。同时,成都市在营地铁站点全面实现公交100%接驳,地铁接驳线路日均客流提升10%~15%。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