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就能坐公交,这对我们偏远地区的老年乘客真是好消息。”10月21日上午,家住武汉市孟永公路马家渡村的刘奶奶,得知家附近要新增275路、227路2条公交线路,顿时觉得出行方便许多。
275路、227路公交线路均为“偏远线路”。275路首末站由玛瑙四路常福工业园公交停车场至树藩大街变电站,227路首末站由蔡甸大街地铁新庙村站至侏儒山公交场站。因S104省道成功大道市民之家至孟永公路蝙蝠村道路施工,该路段居民出行十分不方便。
武汉公交集团第三营运公司了解到市民乘车需求后,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走访和调研,与村民面对面沟通,对客流需求、站点设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最终制定了调整方案:从10月22日起,275路、227路新增太丰路王家咀公交站点。此次新增站点,沿线居民李先生说:“到蔡甸大街办事,至少可以节省20分钟。”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将及时收集民情民意,持续优化公交线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