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轨道交通>正文

“轨道上的长三角”再提速

分享到:

900亿

2023年,长三角铁路建设继续“高歌猛进”,投资规模保持高位运行,年度建设投资初步计划900亿元以上。

北沿江高铁联起“北上海”

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施工现场,随着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安徽段大墅站站场路基首根CFG桩开钻,大墅站站场路基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据悉,作为沪渝蓉高铁的东段线路,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即“北沿江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沿江通道主要路网客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安徽段新建线路长约10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滁州、大墅、肥东3座车站,其中大墅站为新建车站,滁州、肥东为改扩建车站。

“上海和南京之间,京沪高铁、沪宁城际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北沿江高铁形成了沪宁之间的新通道,在上海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之间增加了一条新的联系通道。”华略智库主管合伙人、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夏骥认为,这条通道可串联起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以及合肥都市圈,不仅能进一步强化都市圈中心城市之间的快速链接,也能够进一步强化都市圈内部城市之间的有机衔接。

“以前,上海与毗邻城市之间,沪宁、沪杭方向的联系较为紧密,沪通之间联系相对较少。受制于长江天堑影响,苏中地区的南通、泰州、扬州与上海的联系度,要比苏南与上海之间的联系度弱很多。特别是南通要真正从‘上海北’向‘北上海’转变,北沿江高铁的建设至关重要。”夏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交通一体化带动区域发展

北沿江高铁的建设,只是“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奔跑的一个缩影。

过去一年,长三角铁路共有3个建设项目开通,6个建设项目开工,21个在建项目施工组织兑现率达95%,全年完成基建投资1089亿元。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达13749.7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6700余公里。

今年,长三角铁路计划开通5个项目、开工5个项目,全力推进22个在建项目,即年内确保金甬铁路、沪苏湖铁路等5个项目按期高质量开通,稳步推进杭温高铁等22个重点续建项目建设,铁路基建投资将继续保持高位。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春节过后,长三角铁路22个在建项目中的900余处施工点全面复工,复工率超过90%。

以沪苏湖铁路为例,作为连接上海、苏州、湖州等城市的快速铁路通道,全线11个项目部、2000多名施工人员在春节休整后迅速投入工程施工中。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何建华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上世纪80年代来上海求学,从南通港到上海十六铺码头要颠簸6个小时。现在高速公路、铁路将城市串联,区域一体化让“一杯咖啡的时间”畅游长三角成为现实。

“三年来,沪苏浙皖在协同发展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何建华表示,比如,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产业分工协作、交通基础设施共建、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一体化体制不断完善、跨界专业联盟设立,“这些方面都是深入推动的”。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性和示范作用,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将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何建华说。

《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形成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多层次、优衔接、高品质的轨道交通系统,长三角地区成为多层次轨道交通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引领区,有效支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区域一体化发展。

在何建华看来,长三角铁路版图,让长三角区域内除舟山外的所有地级市实现“市市通动车”,动车组列车实现公交化开行,“1小时至3小时生活圈”梦想变为现实,“同城化”效应不断扩大,极大增强了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保障。

编辑:Ella

行业数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