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以综合效率高、系统流程优、物流成本低为导向,围绕着力强化国际枢纽功能、拓展枢纽战略腹地、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出到2035年,南京将依托国内领先的国际航空枢纽、航运物流中心、国际铁路枢纽,全面建成链接全球、辐射全国、区域共享的海陆空运输网络,以多式联运、多站联动为标志的综合交通枢纽服务体系,成为要素集聚程度高、区域辐射能力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 建成面向亚太、融入全球的双循环战略支点。到2035年,20小时航空连通苏皖两省95%以上的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630万TEU,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00万TEU。
○ 建成长江经济带海江河、公铁水转运中心。到2035年,江海转运枢纽功能显著提升,集装箱水水中转比重达到46%,铁水、海江河、公铁等精品联运线路覆盖全国主要货运枢纽,枢纽运转效率显著提升,货物等待时间进一步缩减,多式联运换装不超过1小时。
○ 建成长三角国际枢纽集群区域辐射中心。与长三角核心城市建成“空地一体”出行网络,都市圈内实现0.5—1小时城际铁路、高快速路“双快”通勤,禄口机场空铁联运网络1小时覆盖南京都市圈,2小时基本覆盖江苏省和安徽省设区市。
○ 建成以枢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融合中心。枢纽全流程智慧化应用水平达100%,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成为南京枢纽特色。枢纽资源集聚程度领先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枢纽经济区GDP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
○ 打造区位门户国际航空枢纽。以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建设为抓手,强化南京禄口机场全球链接、洲际直达能力,打造面向亚太、联通全球的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重点争取打造成为国际货邮核心枢纽。适时启用六合马鞍机场民用功能。
○ 增强航运物流中心国际功能。打造“一江两岸、枢纽引领、智慧联动”枢纽布局,推动航运物流要素空间布局优化,提升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势能。重点强化近洋航线始发港地位,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中西部地区江海转运的门户枢纽,打造国际性多功能综合型江海转运主枢纽港。依托海江河、公铁水等联运优势,拓展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腹地范围。
○ 持续提升国际班列运行质效。以尧化门、龙潭铁路物流基地为国际班列重要支点,结合南京铁路枢纽优化调整,适时推动国际班列在龙潭港区始发终至,构建衔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物流重要节点。
○ 巩固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地位。重点依托中国邮政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项目实施,推动邮政快递核心要素集聚,逐步构建邮政自主国际航空网络。
○ 推动口岸通关便利化一体化。持续推动机场口岸、港口口岸以及铁路口岸建设,积极争取相关口岸资质,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
○ 推动枢纽信息共享多港联动。重点提升枢纽间信息共享水平,探索建立多方式大数据基础交换网络和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整合港口航运、铁路场站、机场、物流园区、海关等信息资源。
○ 做强枢纽经济吸引产业集聚。强化枢纽带动产业支撑,加强各枢纽经济区规划建设和统筹协调,促进各枢纽经济区错位一体发展,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经济循环运行规模大的枢纽经济发展高地。
○ 突出“省市协同”。规划由省市共同编制及印发,重点任务中多次强调发挥省级平台在推动省内资源整合和统筹协调方面的作用,为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积极争取更多的国际国内资源,标志着省市将进一步凝聚强大合力,加快推动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 突出“跨部门协同”。重点任务涉及交通、发改、规划资源、商务、财政、海关、海事、邮政等各个部门,要求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协作,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有序推进。
○ 突出“跨区域协同”。提出加强与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分工协作,共建共享长三角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支撑长三角枢纽集群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强化与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的合作共享、互利互惠,共同推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
三是产业培育方面。加快布局低空经济等产业,吸引头部企业落户,壮大低空经济产业链。同时,助力招引落地一批大体量、高质量的产业项目,为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提供支撑。
目前,我局正在加快推进南京市首版国土空间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各区也在加快开展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编制,将进一步深化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空间、产业的协同发展,落实空间要素保障,共同为南京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面对远程国际航线开辟的挑战,我们近期将积极强化与迪拜、伊斯坦布尔等全球重要国际航空枢纽的连接,强化与广州、成都、乌鲁木齐等国内十大国际航空枢纽的衔接,通过国际联程中转快速提升南京国际通达度。同时,我们将密切关注国际大型航司发展动向、中美航权谈判形势等外部形势变化,抢抓机遇,适时争取恢复法兰克福、洛杉矶等航线。此外,我们将协同省有关部门,持续向国家层面汇报争取,力争在航空枢纽定位、航权、时刻等关键要素方面取得突破。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轨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3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6条,运营里程10975.8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64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2亿人次。3月份,客运量环比增加4.8亿人次,增加20.0%,同比增加0.8亿人次,增加2.9%。2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47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增加8.3%,同比减少4.3%。本月无新开通线路。 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68条,运营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运量27.8亿人次,进站量16.5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8803万人次,进站量5888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3条,运营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运量1071万人次,进站量1015万人次。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