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消息 上海轨道交通21号线东延伸工程开始盾构掘进。1月5日,由上海申通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21号线一期东延伸工程土建1标川沙路站(原六陈路站)——川施中间风井区间上行线盾构顺利始发,这也是上海轨道交通2025年新年首台掘进的盾构机,标志着21号线东延伸盾构工程建设迈入全新阶段。
本次始发的川沙路站——川施中间风井上行线区间全长约2.8公里,隧道埋深9.4-17.7米。盾构施工段穿越多种复杂地质以及通城河桥、马龙沟桥等多个重要建(构)筑物,邻近八灶港河,沿川六公路一路向东直达接收井。
由于该隧道区间存在多条老旧管线,时间跨度长、年代久远,现存资料缺少。对此,施工团队数次对管线情况开展摸排走访,从管线权属单位、搬迁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多个方面进行资料比对,并对盾构推进与管线相对关系进行多次模拟,最终将多条风险管线确定并进行搬迁,为盾构顺利始发做好前期保障。
为提高盾构施工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偏差累积,项目团队引入轴线自动纠偏系统,以精细管理筑牢“数字底座”。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轴线状态,在推进过程中一旦检测到轴线偏离预设标准,就会迅速启动纠偏机制,确保盾构轴线姿态始终符合设计要求,让隧道建设变得更加智能,也更加稳固、安全、高效。
21号线东延伸工程全长约14公里,从一期工程川沙路站往东,途经上海东站枢纽,止于浦东T3航站楼。项目建成后,将打破祝桥镇施湾周边区域“无地铁、出行难”的局面,同时,作为“东方枢纽”的重要一环,21号线也将进一步向东连接上海东站、浦东机场,实现与机场联络线的互联互通,推动东方枢纽接入长三角轨交网络。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