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消息 近日,缅甸铁路公布了一项重要的列车现代化改造计划,旨在提升列车系统的环保性能和运行效率。根据计划,区域支线列车(RBE,Regional Branch Express)将全面升级为电池电力动车组(BEMU,Battery Electric Multiple Unit),成为此次改造的重点之一。而KIHA40型列车和DF.1600型机车则将率先迎来转型,焕发全新活力。此外,该公司计划从中国中车大连公司(CRRC Dalian)采购10台电力机车和5列电力动车组,以补充运力。
RBE列车主要服务于区域支线铁路,承担中短途通勤任务。由于许多区域线路尚未实现全面电气化,RBE列车普遍采用内燃动力。然而,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碳排放目标的严格,传统内燃列车面临升级挑战。
BEMU列车是一种采用电池驱动的动车组,在非电气化铁路区段运行时依靠电池供电,在电气化区段则可通过接触网充电。BEMU列车的优势包括:
环保性能:完全取消内燃发动机,大幅减少碳排放和噪音污染。
灵活适应性:可在电气化和非电气化铁路间无缝切换,适应多种运营场景。
维护成本降低:电池模块化设计使得更换和维修更加便捷高效。
KIHA40型列车是日本广泛使用的一种单节或双节内燃动力列车,自20世纪70年代投入运营以来,以其可靠性和耐用性著称。然而,这种列车由于采用传统内燃机驱动,已逐渐难以满足当前的环保和经济性需求。
改造后的KIHA40型列车将升级为BEMU列车,计划采用先进的电池储能技术和高效电动机:
新型电池技术:采用高密度锂电池或固态电池,续航能力显著提升,单次充电可支持更长距离运行。
更低维护需求:电动驱动系统的磨损部件更少,相较传统内燃机更节约维护成本。
舒适性提升:升级后的列车将更加安静、平稳,为乘客提供更优质的乘车体验。
DF.1600型机车是一种经典的内燃机车,主要用于货运及客运线路的牵引任务。为了适应未来的绿色铁路发展趋势,该机车将被改造为电池电力机车。这一改造计划包括:
全新动力系统:内燃发动机被大容量电池组替代,电池重量更轻,但提供更强的牵引力。
智能能源管理:通过高效的能量回收系统,列车在制动时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
运营效率提升:电池电力机车将能够更灵活地适应不同线路需求,减少燃油依赖,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为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该公司计划从中国中车大连公司采购10台电力机车和5列电力动车组。这些列车将采用最先进的牵引和控制技术,具备以下特点:
高速高效:电力动车组可支持更高的运行速度,并在能源利用上实现最大化。
智能化系统:车载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控列车运行状态,优化牵引力分配和能源使用。
绿色节能:电力机车在运行时完全零排放,符合全球绿色交通发展的要求。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