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消息 近日,苏州北站站房工程及站房改扩建配套设施工程初步设计获国铁集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苏州北站改扩建进入开工倒计时。
苏州北站位于苏州市几何中心,是国家高铁“八纵八横”大动脉京沪线和通苏嘉甬高铁的十字交汇处。按照规划,苏州北站按照“站城融合、产城融合、环境融合、文旅融合”的建设目标,建设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苏州北站综合枢纽施工建设体量巨大,站房建筑规模达16.85万平方米。根据初步设计批复,苏州北站站场东西向长635米,南北向长188米,站房共设7层,包括地上4层和地下3层,其中地上4层依次为高架候车层、国铁站台层、国铁出站层和城市地面层,地下3层主要为地铁换乘站厅、地铁站台、城市通廊及配套社会停车场。扩容提升后的苏州北站综合枢纽线站总规模为10台24线,并预留2台4线发展空间。其中,既有京沪高铁场2台6线,通苏嘉甬高铁场规模4台10线,城际铁路场规模4台8线。
为强化苏州北站枢纽的公共交通支撑、方便旅客出行,引导绿色低碳的枢纽集散模式,根据规划,轨道交通将有4线在此集中换乘,包括2号线、7号线、10号线及14号线。道路交通方面,将打造高铁苏州北站落客快速联络道工程及高铁苏州北站快速联络道东连接线工程,衔接城市快速路及高速公路,构建“外网+内网+地区网”组成的三网合一快速集散系统,从而强化苏州北站枢纽市域辐射能力。
根据计划,苏州北站2027年底将与通苏嘉甬铁路同步通车运营。
改扩建后的苏州北站将使苏州从长三角东西向发展轴重要节点城市迈向长三角“十”字发展轴的枢纽中心城市,在实现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和城市能级提升、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串联“三圈一带”全国经济发展版图及促进区域要素流动、带动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