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地铁与上海地铁开展党建共建,系统搭建干部实践平台,互派干部挂职锻炼。10月底,上海地铁9名挂职干部在北京地铁公司所属各单位为期2个月的挂职工作圆满结束。
10月30日,公司召开北京地铁与上海地铁开展党建共建、互派干部挂职工作总结会。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岳勋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党委组织部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本次挂职工作:一是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全面部署挂职工作。京沪地铁协商确定《北京地铁与上海地铁关于开展党建共建、互派干部挂职工作方案》,公司相关部室与所属单位共同做好带教工作与后勤保障工作。二是严格管理,促进交流,挂职工作走深走实。按照“任实职、分实工、担实责”的要求,统筹安排挂职干部参与重点任务,组织挂职干部参与安全生产例会、值班站长会等各类会议36人次,参加多项运营保障任务,促进学习与交流,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三是立足实践,聚焦重点,挂职工作取得成效。组织挂职干部围绕智能运维建设、信息化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交流探讨,提出意见建议30余条,参与运营调整、应急预案编制等重点工作23人次,先后参观“服贸会”、党员教育培训中心、调度指挥中心、7号线虎坊桥车站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工作视野。线路分公司党委书记代表接收单位介绍了带教工作经验做法。上海挂职干部逐一发言,分享挂职成效、心得体会,并提出意见建议。
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岳勋就本次挂职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两地同志要继续加强互相了解,把挂职工作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挂职交流使两地干部都能在挂职锻炼中取得收获。二是推动互派干部交流挂职常态化,欢迎挂职干部们继续来北京地铁学习,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挂职干部们要将学习到的收获带回到工作岗位,在推动改革发展中贡献力量。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