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郊)铁路调度通信系统技术条件》(T/VSTR 018-2024)规定了城际、市域(郊)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的组成与部署、系统业务、系统功能、系统性能、设备要求、网络管理子系统、编号规则及IP地址分配、接口要求、同步要求、安全要求、供电要求、防雷要求以及环境适应性要求等,适用于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有线调度通信和MC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系统的设计、产品制造和运营维护。该标准从建设和运营的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新技术趋势,提出了适用于不同业务场景的调度通信系统技术标准,在源头上植入了满足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需求的技术基因,给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依据。
中铁六院通号院充分发挥通信专业技术优势,起草了网络管理子系统、编号规则及IP地址分配、防雷要求以及环境适应性要求等章节,并对其他章节进行了审核校对等工作。该标准的制定,促进了市域(郊)铁路调度系统的互联互通、提高了调度指挥安全性、加速了智能化发展、降低了运营成本,对工程设计、建设、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提升了“中铁通号”在通信行业和铁路行业的技术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