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之类的大型基建项目,需要持续的烧钱,前期必须科学规划、严格论证,慎之又慎。
在政绩冲动驱使下盲目上马,非但不能创造社会效益,反而还会成为地方的沉重负担。
国内首条投入商业运营的氢能源有轨电车停运,引发关注。界面新闻报道,根据“高明有轨电车”公众号消息,8月6日起,佛山市的高明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暂停运营,设备设施需安排检修。
公开资料显示,这条线路2019年12月开通运营,总投资8.38亿元,全长约6.5公里。当年顶着“中国首条氢能源”有轨电车线路的光环落地,没曾想运营了短短五年,就陷入停运的局面,着实令人叹息。
对于突然停运,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解释。而一个事实是,自开通运营以来,该线路客流量连年下降,有媒体记者去年实测,“满载可达285人的有轨电车,全程客流量总计最多仅16名”。
由于坐的人少,有轨电车被当地居民戏称“有鬼电车”。它不仅建设成本高,日常的运营成本也高。该线路一年票价收入不到40万元,巨大的成本窟窿,只能靠财政补贴维系。运营不到五年,财政支出近3.5亿,俨然成了一个无底洞式的“吞金兽”,停止运营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为何投入高昂,却客流稀少?“线路短、站点少、不接驳其他交通枢纽”,是直接原因。高明现代轨道公司人士对媒体说,“这条线路不属于通勤线,而是示范线”。可见,该项目在初始定位上,就偏离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初衷,而更多地被视为展示政绩的示范工程。
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它未能充分遵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原则与科学规律,也没有充分考虑投入与产出之比,导致最终效果未达预期。所以,这与其说是规划的失误,倒不如说,是政绩冲动驱使下任性“硬上”的结果。
上述高明现代轨道公司人士解释称,该线路也是为氢燃料电池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探路,说“这种展示,也算一种成果”。这样的说辞显然难让人信服。
一条投资数亿的轨道交通线路,不是一笔小打小闹的工程,在上马之前,理应有科学、严谨的可行性论证。如果认为是试验性的项目,就可以无节制地往里面砸钱,那不啻于对公共财政的极不负责。
轨道交通建设有一定的门槛,因此被不少地方当成是城市发展“硬实力”的象征。在前些年的基建浪潮之下,一些中小城市纷纷跟风,举债上马,达不到地铁建设门槛的,就以有轨电车当成“平替版”,变相搞地铁建设。
但一旦缺少科学的规划论证,脱离地方发展的实际,表面光鲜的轨道交通项目,在巨大的运营成本压力下,很容易变成烂尾工程。
事实上,包括已经停运的珠海有轨电车在内,已经有好几个城市的有轨电车,陷入亏空停运的死局。
为了避免盲目上马导致资金浪费,加重地方的债务负担,201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发布,对审批门槛进行了大幅提升,为轨道交通建设大跃进踩下急刹车,不少城市的地铁梦彻底破碎。
2021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再次强调,“严禁以新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名义违规变相建设地铁、轻轨”,轨道交通建设迎来全面降温。
佛山的这条线路,在2017年启动建设,上报审批的时间可能还要更早,它是审批全面收紧之前,地方轨道交通建设冲动上头的一个缩影。
轨道交通建设作为一项长周期的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当然得保持适度超前的原则,但适度超前不是无度超前,脱离实际。地方要申报建设,必须依据发展水平、人口、财力等指标,进行科学地论证。
如今,在审批收紧的背景下,仍然有不少城市,在想方设法投资建设地铁、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项目,它折射出地方对公共交通发展的迫切追求,却也埋下了财政负担、债务风险的种种隐患。有轨电车变“有鬼电车”,示范项目变停摆工程,如果没有人为之负责,人们会担心,在一些地方,这类政绩工程还会换个名义卷土重来,造成财政资金的巨大浪费,要所有人为之买单。
不管怎么说,佛山氢能源有轨电车停运的教训,是一个沉重的提醒。轨道交通之类的大型基建项目,需要持续的烧钱,前期必须科学规划、严格论证,慎之又慎。在政绩冲动驱使下盲目上马,非但不能创造社会效益,反而还会成为地方的沉重负担。
国际客车展获悉,11月5日,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10月份产销数据快报。快报显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车实现销售3221辆,同比增长43.22%。其中,大型车1321辆,同比增长10.82%;中型车1461辆,同比增长 84.94%;轻型车439辆,同比增长64.42%。 宇通客车作为国内客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以来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和推广,宇通客车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加大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和生产力度,为宇通客车的销售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国家对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断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运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也为宇通客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特别推荐:上海国际客车展参观报名 上海国际客车展展位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