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研究团队,30余年来,三代交大人接力攻关,持续深入解决精准评估轨道车辆结构在复杂运用环境下的结构疲劳可靠性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培养输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高铁“国之重器”保驾护航。团队率先开展转向架构架结构载荷谱的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对我国近年研制并投入运营的90%以上轨道车辆转向架以及全部动车组、重载货车结构进行了可靠性评估,近三年为应用单位新增销售额 200多亿元。团队长期躬耕于教学一线,为国内铁路行业输送了大量核心技术骨干和工程师,为国外铁路行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技术人才,铸就轨道交通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2023年6月28日,中国高铁上演了单列时速453公里、交会时速891公里的“世界最高速两车交会”。“新技术部件性能有效”“各项指标表现良好”数据传来的那一刻,屏幕前参与测试的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研究团队师生欢欣雀跃,为这交会的“0.86秒”,他们无数次彻夜奋战,集智攻关。
世界首创为“国之重器”保驾护航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研究团队自1991年成立,30余年来,团队主攻方向就是轨道车辆结构强度与可靠性。通俗一点讲,就是为车辆做体检,确保“身子骨结实”。中国高铁面对的考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没有或不可能面对的。建设规模最大、运营里程最长、持续运行速度最高、运用环境最复杂、系统技术最兼容。有些国外车辆运行20年总里程也不过400万公里,而我国有些车辆运行6年,就超过了这个里程数。团队师生深耕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领域,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高铁联合基金和“863”、“973”、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任务,在国际上率先开展转向架构架结构载荷谱的研究,建立了一套成熟可靠的载荷谱体系,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为我国轨道车辆自主创新和安全运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这是用脚步丈量铁路,用芳华诠释初心的三十年。见过漠河的暴雪、阿拉山口的狂风,也感受过海南的酷暑、唐古拉山口的高寒缺氧,团队师生三代人的足迹踏遍全国各条铁路线,开展了广域条件下超过100万公里跟踪测试,完成了300余项高速动车组﹑重载货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结构疲劳可靠性评估及结构改进,对我国近年研制并投入运营的全部动车组以及90%以上轨道车辆转向架、重载货车结构进行了可靠性评估,近三年为应用单位新增销售额200多亿元。
这是服务“国之重器”,护航“中国速度”的三十年。从六次铁路大提速、青藏铁路建设,到大秦铁路重载运输、高速铁路建设,历次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中,都留下了团队奉献的身影。首次构建了覆盖350km/h运营的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服役载荷谱,实现了对关键结构部件载荷精确表征和服役寿命准确评估,对“复兴号”动车组的设计寿命提高50%起到了巨大作用,为我国时速400公里高速动车组研制提供了基础数据。为了确保CR450动车组的顺利研发,团队成员无数次彻夜奋战,1000多个测点,单是安装调试就耗时一个多月,每晚都需要检查,团队成员平均每天只能休息4、5个小时。
持续的坚持结出累累硕果。团队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铁道学会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4项,一等奖5项,以及其他的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6项;获批科技部重点领域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团队,1人获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获茅以升铁道科技奖,1人获詹天佑铁道科技奖成就奖,3人获贡献奖,多人获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荣誉称号。
培根铸魂为中国交通事业培育英才
2021年教师节,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牵头组织开展感念师恩情,讲述大先生——“我心目中的大先生”主题教育活动,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研究团队刘志明教授当选为“我心目中的大先生”年度人物。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大先生”的标准,“大先生”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是“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刘志明教授1987年留校任教,30余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奋战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一线,他多次表示,自己只是团队中的一个普通一员。他的研究生导师缪龙秀教授,成立博士点的时候已经50多岁了,仍然跟学生们一起下现场做试验。京沪线夕发朝至提速列车结构强度评估试验,单程连续测试一次就是十几个小时,师生们把测试设备放在软卧卧铺车厢里,怕影响其他旅客休息,一直关着门,大家都是坐着监控设备;大秦线重载运输的2万吨列车结构强度测试,师生们在200多辆重载货车的不同断面布置测试设备,围着列车走一圈,就是5公里。这不是空手散步,是背着测试设备。所以,团队的师生在导师们的言传身教下,耳融目染,都养成了一丝不苟、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
先生之“大”,不在于学校之大,也不在于职称之高,而应在学问之深、品德之高、格局之大等。团队老师们都以此为目标,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长期躬耕于教学一线,将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为能够承担轨道交通车辆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的工程技术人才,在行业领域享有“轨道车辆卓越工程师”声誉。
从这里,走出了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国家卓越工程师”获得者梁建英、中车集团首席科学家丁叁叁、中车集团中央研究院院长龚明等一大批轨道交通领域的高端领军人才,为中国轨道交通引进先进技术、打造中国品牌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团队师生的齐心努力下,车辆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全国首批卓越工程师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连续十年入选北京市教委“双培计划”项目,成为培养轨道交通创新人才的高地。1人获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培养的学生1人获机械工程学会上银优秀博士论文奖,1名工程硕士获评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团队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以及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二等奖7项。从2005年开始,先后组织编写全国首套高速动车组系列教材、高等学校车辆工程专业卓越特色系列教材3套29部;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组织编写卓越工程师计划实验和实践教材14部;为适应“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组织编写教材18部;先后共编写了动车组系列培训教材共计60本。
他们秉持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奉献精神。自2015年起,团队集体决定利用横向课题结余经费设立“轨道车辆”人才培养专项基金,截至目前累计资助师生300万元,用于奖助在人才培养方面突出贡献的教师、学业及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努力拼搏、励志成才。十年来,已有500多名学生从中受益,对这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力打造了“轨道车辆”育人品牌。一位受资助者表示“轨道车辆奖学金给予了我学习和科研的动力,使我不再青涩与自卑,在成绩不断提升的同时,能有更大的勇气走向更高的舞台,去追求更高的荣誉”。
他们厚植回馈社会、服务行业的深厚情怀。在高速动车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团队掌握了高速动车组9大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翻译了4种车型的外文资料,建立了铁道部动车组理论培训基地。多年来,团队面向整个铁路系统,对高速动车组运营系统各个动车段和动车运用所的技术管理人员和60%的动车组机械师进行培训,为中车集团和神华集团等单位培训技术骨干近千人,保证了世界最大规模高速动车组的安全运用。
服务“一带一路”打造涉外培训“金名片”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团队积极响应,服务高铁“走出去”,擦亮高铁“金名片”。2016年,团队参与开设校内首批“肯尼亚车辆班”,为路桥公司选派的肯尼亚学生进行全英文授课。团队专门前往肯尼亚实际考察和调研,结合当地铁路机车车辆的类型,编制了肯尼亚学生专属的学士学位培养方案。5年多以来,累计近百名肯尼亚留学生赴北京交通大学学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学成归国,为肯尼亚蒙内铁路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团队还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朝鲜、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培养留学生。这些留学生都化作了一张张名片,将中国教育、交大精神以及轨道车辆领域的先进技术带回家乡,成为中国联通世界的“血脉经络”。
坚持服务高铁“走出去”。“中俄交通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第一个以理工为核心学科的境外办学机构,也是中国轨道交通第一个“走出去”的境外办学机构。团队负责“中俄交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建设,设置5年本硕连读模式,并规划出版了一套俄文高速动车组系列教材,为推动中俄人文交流和高铁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拓展技术合作“新赛道”。2013年,团队与泰国铁路领域结缘,自此参与了共计10期的泰国铁路培训项目,该项目培养出的学员不仅成为了中泰铁路合作项目的基石,还推动了中泰铁路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合作。
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研究团队用青春和热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用智慧和汗水,守护中国高铁一路加速前行;用责任和爱心,浇灌交大学子不断全面发展!
国际客车展获悉,11月5日,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10月份产销数据快报。快报显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车实现销售3221辆,同比增长43.22%。其中,大型车1321辆,同比增长10.82%;中型车1461辆,同比增长 84.94%;轻型车439辆,同比增长64.42%。 宇通客车作为国内客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以来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和推广,宇通客车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加大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和生产力度,为宇通客车的销售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国家对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断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运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也为宇通客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特别推荐:上海国际客车展参观报名 上海国际客车展展位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