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刚过去,许多人可能已经开始期待端午节的到来。假期不少小伙伴选择搭乘火车出游,饱览祖国壮美的河山。相信大家对火车的轨道并不陌生,那么平日里乘坐得更多的地铁,大家有注意过它的轨道吗?
地铁的轨道结构与火车类似,由钢轨、轨枕、扣件、道床等设备组成。一般情况下,道床铺在路基上,轨枕埋在道床内,钢轨通过扣件与轨枕相连,列车经过时产生的振动将经由轨枕、道床直接传导至路基上。
当地铁线路穿越文物古迹、居民密集区、跨江大桥等环境敏感区时,为了减少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对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减振措施。
高家花园轨道大桥
轨道交通的减振一般通过在各个刚性部件之间插入弹性层来实现,弹性层所处的位置越靠下,越能获得更好的减振效果。根据减振效果的不同,通常分为一般减振措施、中等减振措施、高等减振措施和特殊减振措施4个等级。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结构示意图
重庆轨道集团早在首条地铁——1号线建设时,就采用了最高等级的特殊减振措施——钢弹簧浮置板道床。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由道床板、隔振器等组成,混凝土道床板被置于钢弹簧隔振器上,钢轨通过扣件固定在道床板上。列车高速通过时,隔振器通过弹簧的压缩,对产生的振动进行调谐、滤波、吸收,最终只有很小一部分振动会传送到路基上。这就如同在钢轨下铺了一层“席梦思”,大大降低了列车经过时的振动和噪音,减振效果可达到18分贝以上,既减少了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又让乘客拥有了更为舒适的乘坐体验。
这一先进的减振技术,重庆轨道集团在已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中均有应用。其中,属于重庆地铁10号线的南纪门长江轨道专用桥,整个桥梁轨道都使用了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这也是国内首次如此大规模的使用该技术。
南纪门长江轨道专用桥
重庆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黑科技”还有许多——在建工程重庆地铁24号线一期工程是重庆城轨绿智融合关键技术示范项目,如今已完成云化物联网测试平台一、二期的开发、调试及站级设备系统联动测试,未来它将成为重庆首条全自动驾驶、首条采用云化物联网融合平台的轨道交通线路;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重庆轨道集团在工程建设中采用这一技术,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应用BIM技术,提升了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也是提高重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绿色、智慧水平的手段,重庆轨道集团正在组织开展“超大隧道断面施工工法创新及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绿色智能能源系统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
这些都是重庆轨道集团追求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惠民有感的缩影。重庆轨道集团,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更加环保的工程,让市民更快享受轨道交通线网拓展带来的便捷,让百亿乘客的出行体验不断提升。
国际客车展获悉,11月5日,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10月份产销数据快报。快报显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车实现销售3221辆,同比增长43.22%。其中,大型车1321辆,同比增长10.82%;中型车1461辆,同比增长 84.94%;轻型车439辆,同比增长64.42%。 宇通客车作为国内客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以来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和推广,宇通客车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加大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和生产力度,为宇通客车的销售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国家对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断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运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也为宇通客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特别推荐:上海国际客车展参观报名 上海国际客车展展位预定